麗尼

  現代散文傢。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1909年11月4日生。在中學時,因參加五卅運動被學校開除。一度在上海勞動大學旁聽,並進行自學。1930年前後,在福建、武漢等地教授英語。1932年又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參加瞭中國左翼翼戲劇傢聯盟和中國左翼作傢聯盟。1935年,與巴金、吳朗西等人創辦文化生活出版社。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武漢國民黨一軍事譯著機構擔任翻譯,從此中斷瞭創作生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在武漢大學任中文系教授外,主要在武漢、北京的一些文學藝術編譯部門工作,並任《譯文》(後改名《世界文學》)編輯委員。1965年到暨南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麗尼從1928年開始寫作。著有散文集《黃昏之獻》(1935)、《鷹之歌》(1936)和《白夜》(1937)。初期散文著重抒發自己在“夢一般的生活”裡的感受,懷念童真的友誼,咀嚼青春的愛戀,在憂鬱感傷之中懷著企望。逐漸地,作傢的筆觸從狹小的內心世界轉向廣闊的社會現實,敘事的因素也隨之加強,出現農民工人的面影,城鄉破敗的景象,既有民族危亡的陰霾,間或也閃現出群眾抗爭的折光。麗尼的散文帶有比較明顯的外來影響,不事雕琢鋪陳,以清新秀麗見長;文筆委婉,思緒跳躍,有濃鬱的詩意。他認為“在講故事上我是一個比誰都拙劣的低能者”(《〈白夜〉後記》)。他的抒情小品比敘事之作更有自己的特色。

  麗尼譯過屠格涅夫的小說《貴族之傢》和《前夜》,還譯過契訶夫、高爾基、紀德等人的作品。

  《麗尼散文選集》於198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