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迪克·赫達亞特

  伊朗小說傢。生於德黑蘭,官僚傢庭出身,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中學畢業後留學歐洲,僑居巴黎4年,熟諳法國語言文學。在國外創作瞭著名的小說《活埋》、《三滴血》,話劇《薩珊姑娘帕爾雯》和《開天闢地的傳說》。1930年歸國國,曾在國傢銀行和經濟管理委員會供職,相繼發表瞭歷史小說《阿廖維耶夫人》(1933)、話劇《馬吉亞爾》(1933)、民間故事《拜火教堂》(1933)、短篇小說集《淡影》(1933)和文藝論著《海亞姆的歌》(1934)等。這期間,他同好友伯佐爾格·阿拉維等3人組建瞭有名的“拉貝”文學小組,和守舊派展開瞭論戰,引進瞭西方流行的創作方法。1936年他的中篇小說《盲梟》問世。1936年後他移居印度孟買,鉆研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文化,翻譯瞭《阿爾德希爾·巴伯康的業績》等古典文獻。兩年後回國,在音樂協會工作,發表瞭《無傢之犬》(1942)等短篇小說,並熱心搜集民間故事、傳說、歌謠和諺語。1945年寫出瞭著名的中篇小說《哈吉老爺》。1950年底赴法,翌年在巴黎自殺。

  赫達亞特的小說取材廣泛,內容豐富,但基調低沉,色彩暗淡,給人以壓抑之感。他擅長用人道主義的感傷筆觸,渲染社會地位卑賤的下層人物(尤其是女性)所遭受的痛苦與不幸。用西方現代派藝術手法寫成的中篇小說《盲梟》,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說出發,大膽地描述瞭支配人們活動的內心動機和隱情,揭示瞭人們之間爾虞我詐的關系,流露瞭作者對理想美的追求和對醜惡的現實的憎惡。後期創作的《哈吉老爺》,風格卻迥然不同,筆調明朗、風趣、潑辣,成功地塑造瞭剝削階級各種人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