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至1866年俄國彼得堡出版的月刊,作傢格·庫舍列夫-別茲包羅德科創辦。最初偏重學術性,傾向溫和的自由主義。1860年下半年起由民主主義政論傢格·勃拉戈斯威特洛夫主編,影響擴大,主要刊載文論和政論,基本撰稿人為皮薩列夫(1862年下獄後仍繼續供稿)。在揭露專制農奴制、批判資本主義和宣傳空想社會主義等方面,是《現代人》雜誌的戰友。在文學評論上主張“不加粉飾”地描寫人民生活,並正確闡明瞭屠格涅夫、托爾斯泰、車爾尼雪夫斯基、涅克拉索夫、波米亞洛夫斯基和斯列列普佐夫的創作的社會意義。但在評價普希金、萊蒙托夫、謝德林和奧斯特洛夫斯基時持實用主義態度。為它撰寫小說的多系平民知識分子作傢,如格·烏斯賓斯基、列謝特尼科夫。曾兩次被勒令短期休刊。1866年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案以後被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