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歷史名城。位於瑞士西部高原中央、萊茵河支流的阿勒河兩岸。1191年建軍事要塞,1218年以後成為獨立城邦。1339年從德國統治下獲獨立。1353年加入瑞士聯邦。1848年起為瑞士首都。舊城在阿勒河左岸,保存著濃厚的中世紀城市風貌,建築古樸,街道狹窄。11世紀時這裏常有熊出沒,故定名為伯爾尼,德語即“熊”的意思。古老的建築物上常有熊的雕塑。熊苑在阿勒河岸,自1513年起養熊,是遊覽勝地。城內街心有帶走廊的彩色石刻噴泉,有1421年建、1573年重建的哥特特式大教堂,有1406~1416年建造的市政廳,有1494年重建的尼德格教堂等建築。1530年建造的著名鐘塔和1641年建造的牢獄塔是伯爾尼最古老的建築。1852~1857年建造的具有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特色的聯邦宮即聯邦議會大廈的綠色圓頂,處在紅色瓦房頂上格外引人註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伯爾尼舊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