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古代都城遺址。位於阿富汗喀佈爾市北72公裡的盆地上。始建於西元前2世紀,西元2世紀起成為貴霜王朝的都城。5世紀因悪噠人入侵而廢棄。地處連接中亞、西亞和印度的交通要衝,是古代商業重鎮和戰略要地。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所記的迦畢試,即系此地。1937~1945年法國考古隊進行發掘。

  城址呈長方形,發現有疊壓3期的建築物。第一期為約西元前2~西元2世紀中葉的大夏時代,未發現城牆遺址。第二期為2世紀中葉至3世紀紀中葉的貴霜時期,有厚達10米的城墻。城呈長方形,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50米,面積約25公頃。城墻築有望樓。城內發現南北走向的大街以及宮殿、寺院遺跡。城外還發現居住遺跡。第三期為3世紀中至5世紀後半葉的貴霜、薩珊和小貴霜時期。這時已放棄上述城墻,城市顯著擴大,發現有數處佛塔遺跡。

  出土遺物主要屬第二期。在城內大街東面的第10、13室裡發現瞭許多珍貴遺物,有來自中亞其他地區及印度、羅馬、埃及等地的精致工藝品,如中國漢代的漆器、印度的象牙雕刻、羅馬的玻璃器、敘利亞的青銅制品、希臘的石膏圓盤等。大街西面出土瞭很多貨幣,為研究該城的發展和歷史提供瞭重要依據。學術界認為,該地即是貴霜王迦膩色迦的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