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韻學傢把幾個音相似的韻合成的一個單位。“攝”本是佛教術語,梵文parigraha,等於漢語的“概括”、“包括”。日本釋安然(9世紀人,生卒不詳)《悉曇藏》說:“又如真旦《韻詮》五十韻頭,今於天竺悉曇十六韻頭,皆悉攝盡,更無遺餘。以彼羅盧何反古牙反攝此阿阿;以彼支章移反止而反無飛反攝此伊伊;以彼彼魚語居反語俱反莫胡反攝此鄔烏;以彼佳胡膎反徂兮反古階反成西反呼恢反呼來反攝此翳愛;以彼蕭蘇聊反相焦反之牛反於虯反胡溝反胡交反胡刀反攝此汙奧;以彼東德紅反都宗反古邦反之容反移章反徒郎反古行反側耕反倉經反七精反之應反都藤反尺倫反側詵反武分反戶昆反愚袁反蘇前反相然反所帟反胡安反渠今反鋤簪反徒含反徒甘反胡讒反語杴反他兼反餘占反,及以諸入聲字,攝此暗惡。如攝韻頭,從韻皆攝。以彼平上去入之響,攝此短聲,或呼平聲,或呼上聲……。”

  《韻詮》15卷在《新唐書·藝文志·小學類》裡著錄瞭。列在孫愐《唐韻》後頭,唐玄宗《韻英》前頭。又把“尤”韻改成“周”韻,看起來成書在武周時期。武周時期正是大規模譯密教經典的時期。這部書毫無疑問得算等韻的萌芽。它在《日本國見在書目》裡有10卷本,還有12卷本。10卷是5的倍數,該是書的本體。2卷可能是“明義例”等等,也許有瞭萌芽韻圖瞭。這是開始用“攝”字的例子。《韻詮》作者叫武玄之,也寫作武元之。因為宋代人避“玄”字諱。日本鈔本可能沿襲這個習慣。等韻書最早用“攝”字的書是《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的歌訣說明。梵文元音14個,字尾符號ṃ,ḥ兩個。元音有4個不常用,所以數元音的或算12,或算16。等韻圖分攝多數用16攝,模仿痕跡依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