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帝玄燁令張玉書、陳廷敬等參照明代梅膺祚《字彙》和張自烈《正字通》編纂而成的一部大型字典(見彩圖)。書成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因定名為《康熙字典》。書分為12集214部,與《正字通》相同。書首列《字母切韻要法》和《等韻切音指南》,以便讀者瞭解切音。又有《檢字》和《辨似》。《檢字》為檢查疑難字而設,《辨似》是辨別筆劃近似的字。書中每字下詳列《廣韻》、《集韻》、《古今韻會》等書的反切,並加註直音。字義之下都引經、史、子、集文句為證,並舉出篇名,極有有條理。對音義有疑的都加按辨析,頗便應用。而且收字極多,有47035字。不過引書時有錯誤,道光十一年(183王引之著成《字典考證》一書,凡12卷,改正原書的錯誤有2588條,足備參考。

清代官修《康熙字典》(清康熙五十五年武英殿刻本)

清代官修《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