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鳳子

  中國現代中國畫傢、美術教育傢。原名浚、號鳳子,早年畫名江南鳳,後改名鳳先生。1886年7月7日生於江蘇丹陽,1959年12月20日卒於南京。呂鳳子15歲考中秀才,1905年進蘇州武備學堂學習。翌年考入南京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堂圖畫手工科,畢業時因成績優異,留在原校附中任教。1910年到上海創辦神州美術院。翌年捐獻傢產創辦正則女子職業學校,設蠶桑科、繪繡科等。1913年赴湖南長沙師范學校任教,1914~1917年先後在武進女子師范學校、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揚州第五師范學校任教。1917年被聘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專科主任。1919年至上海,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主任。1924年任江蘇鎮江省立第六中學校長。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教授兼藝術科主任。1928年,第四中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任國畫組主任教授,並受大學研究院之聘,為畫學研究員。1931年作《廬山雲》,在世界博覽會獲一等獎。1935年從南京回丹陽,任正則女子職業學校校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率學校教職工輾轉西遷四川,在璧山縣重建正則職業學校,簡稱正則蜀校。1939年開始籌辦正則藝術專科學校,1942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立,呂鳳子兼任校長。1940年,出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42年辭去校長等職務任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系主任。創作的《四阿羅漢》參加在重慶舉辦的第3屆全國美術展覽會。1943年創作《十六羅漢》。1946年,將璧山校舍全部捐贈地方辦學,率師生遷回江蘇丹陽。

《四阿羅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呂鳳子先後出任蘇南文教學院教授,江蘇師范學院教授、圖畫制圖系主任,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美術傢協會江蘇分會副主席等職。

  呂鳳子善畫人物、山水、花鳥。早期仕女畫和後期畫羅漢是他的代表作。在創作上追求美、愛、力三者的統一。其中《四阿羅漢》、《十六羅漢》都是借羅漢之嬉、笑、怒、罵嘲諷當時反動統治。1939年創作的《逃亡圖》、《敵機又來矣》等作品,曾送往蘇聯展出。他所畫的人物畫大多直接來自現實生活,線條有力,運轉變通,有馳有張,如動如飛,常常一氣呵成;並篆刻有“如此江山”、“如此人間”等印章鈐押畫上,增強瞭作品的思想深度。

  呂鳳子還長於書法、篆刻和著述。書法出入於鐘鼎漢隸,功夫極深,篆隸行草融為一體,獨樹一幟。篆刻結構嚴謹、疏密有致,刀法生動自然、雄健有力,別具一格。晚年所著《中國畫法研究》一書,從理論上系統地闡述瞭中國畫的獨特風格與勾線技法。1960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1961年還出版《呂鳳子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