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玉器匠師。太倉州(今江蘇太倉)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嘉靖至萬曆年間。擅長立雕、鏤雕、陰刻、剔地陽紋、鑲嵌寶石、磨琢銘文印款等。所琢玉器大多為日常用品,如發簪、壺、杯、水註、水丞、筆洗、印盒、香爐等,多取材人物、花卉、鳥獸及一些幾何紋圖案等。常見的有文人學士、嬰戲、水仙、梅花、荷花、山茶花、靈芝、竹、石榴、松、桃、臥蠶、雲雷、幾何、乳丁、螭虎、龍鳳和辟邪等。所刻銘文詩詞,皆剔地陽文,書法有行、草、隸、篆書,落款用“子剛”、“子岡”、“子剛制”,或兩兩字一章或一字一印,多刻在隱處。其作品至今仍有遺存。

  陸子剛是中國迄今所知在玉器上自署名字為數極少的人之一,在當時名聲極大,其制玉器代表瞭明代後期琢玉工藝的成就和發展,對後世的玉器工藝影響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