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紀墨西哥谷地阿茲特克人的美術。14世紀初,遊牧的阿茲特克人從北方遷徙到墨西哥谷地,在特斯科科湖的小島上建立瞭特諾奇蒂特蘭等城市。15世紀上半期,阿茲特克人勢力擴展,成為阿茲特克帝國,控制瞭墨西哥谷地。16世紀初,阿茲特克帝國因西班牙人的征服而衰落。

  阿茲特克美術的各門類都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瞭富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

  建築 阿茲茲特克帝國的高峰期,特諾奇蒂特蘭擴展成為一個占地56平方公裡的大都市。城市建築在湖中各個島上,島嶼之間築有寬闊而平坦的堤壩相連。堤壩由石頭與水泥建成,最長的一條達11公裡。城市有完整的供水系統,巨大的建築物上塗以石膏,白光耀眼,瑰麗壯觀。城市中心是宗教儀式區,全城4條大道在這兒匯合。該城的主要公共建築是祭祀城市守護神休茲拉波特利和雨神特萊洛克的大神廟。大神殿由高大的金字塔臺基和頂上的雙神殿組成,這種雙神殿在阿茲特克神殿建築中常出現,成為阿茲特克建築的一大特色。在大神殿周圍還排列著30多座小神廟。金字塔的階梯的頂端還裝飾著巨大的羽蛇頭,神廟頂上還裝飾著榫進去的骷髏石刻。宗教區的圍墻之外是世俗的住宅區。特諾奇蒂特蘭的城市建築是阿茲特克人觀念中宇宙的縮影,他們認為湖心島上的特諾奇蒂特蘭城是世界中心的象征。

  雕刻 阿茲特克的雕刻主要是石雕,包括大型紀念性雕刻和小型雕刻。特諾奇蒂特蘭的大型紀念性雕刻在帝國時期出現瞭很多,其中主要有各種女神石像,如大地女神、花神、豐收女神、生殖女神及美洲虎巨石雕、石象柱等。這些大型紀念性石雕具有體積巨大、外形厚重的特點。在雕像的表現上既有寫實的描繪,又有極為怪異的形象,有著深厚的宗教色彩。不論是圓雕還是浮雕,石頭的表面全都刻滿瞭各種復雜的圖解,通常在底板上都刻有誇張的地魔形象,並刻有文字符號,說明雕刻年代、神以及統治者的名字。這些大型石雕主要服務於宗教目的,反映瞭阿茲特克人宗教殺祭的殘忍習俗和阿茲特克人對於死亡主題的偏愛。神像多以骷髏和砍下的人手、心臟來裝飾。女神的短裙則以蛇的交織來表現。浮雕中的武士形象,多表現為捕捉和殺戮俘虜為主,甚至直接刻畫代表死神的骷髏女神。

大地女神石刻

  阿茲特克的小型石雕,比大型紀念性雕刻更為世俗化。種類很多,包括動植物、小型石盒、殺祭用容器、樂器等。小神像是社會下層階級的偶像,放在各地區的鄉村神廟中,為數眾多,通常雕刻簡單,沒有大型石刻那樣的細節表現和復雜的圖解。小型神像多表現與農業種植有關的神,顯得平靜而愉悅,很少有怪誕和令人驚駭的相貌。如花神坐像,以其流暢的線條、光潔的表面,表現瞭一個弓背交腳而坐的男人,頭向後靠,身上裝飾著花朵,充滿活力,與沉重、威嚴、怪誕的大型雕像很不一樣。阿茲特克人的動物雕刻以生動、概括為特征。他們表現蛇的形象,大多為圓柱體盤蛇,除尾、舌、牙部分加以裝飾外,其餘一概簡化。他們的石刻昆蟲顯示出極為寫實的風格,有的動物表現則生動而充滿幽默感,如跳舞的猴子,握著自己的尾巴起舞。阿茲特克小雕像中還有大量表現下層人物的形象,如正在背水的男人、跪著的女人,這類雕像表現得真實而生動,負重的人像臉上常常帶有自卑的表情,甚至還出現瞭駝背人和有皺紋的老人。著名的死者肖像,以緊閉的眼睛和松弛的臉部表現出阿茲特克人對面部表情刻畫的高度技巧。

花神石刻

  阿茲特克人對玉石有特殊的偏愛,他們認為綠色的玉石是水與植物聯系在一起的,是美與高貴的象征。他們用石工具加工玉石,由於玉石的硬度致使它比其他雕刻更少細節刻畫,更少程式化,因而也更富有生氣。在動植物雕刻上,玉石雕刻有著更為豐富的想像力。如一隻兔子被表現為像人一樣坐著,前肢抬起,兩腿間夾著一個鷹頭,鷹嘴裡有一個武士的頭,兔子身上還系著骷髏做的腰帶。綠石刻的南瓜,用抽象的線來表現南瓜的質感,瓜蒂用五角星來表現。綠石刻的動物還包括蒼蠅和青蛙。玉石面具是阿茲特克人的重要作品,面具通常是寫實的,眼睛未挖空,而嘴總是刻成張開的,意味著生命和呼吸。這些面具刻畫表現瞭阿茲特克人理想中的形象:長形的頭、寬嘴、直鼻、眉毛緊挨著眼睛。玉石容器主要有儀式用具和帝王用的盒子,後者裝飾極為精美,一般刻有作為占有者的君王的名字以及他與神在一起的儀式場面和暗示其制作年代的動物形象和符號,底部有地魔形象。

豐收女神石刻

  阿茲特克人的木雕也很多,包括建築、傢具、偶像、武器、容器等。但由於征服時期的破壞,所剩無幾。阿茲特克雕像外形簡樸,塗以色彩,男女區別都不大。發現於19世紀的木鼓上刻著淺浮雕:成排的鷹和虎的形象,中間有一鷹武士,表示作為殺祭的犧牲。

生殖女神石刻

  繪畫 阿茲特克繪畫主要見於抄本上。抄本用圖畫和符號文字來記載政治、歷史、宗教事件。阿茲特克人的抄本以連卷畫的形式記載瞭他們向南遷徙的歷史,其中的人物、建築的表現都具有很強的平面感,人物多為側面。這裡可看出米克什特克人的影響,但阿茲特克人的繪畫更簡練:從肩上披下的鬥篷蓋住瞭人的軀體,隻露出頭和雙腳。地下畫的腳印用來表現行動的方向。神像和君主像旁邊往往有復雜的象征符號來說明其身份。阿茲特克人的抄本繪畫以勾線為主,僅塗以薄薄的顏色。

  工藝美術 阿茲特克的工藝美術主要有鑲嵌藝術、羽毛制品、陶塑和陶器。鑲嵌藝術是中美洲藝術的特色,具有悠久的歷史。阿茲特克的綠松石鑲嵌多用木胎,上面用樹脂粘以綠松石,做成儀式用杖、面具、頭飾、胸飾、裝飾神像或作為貴族服飾。

  羽毛制品在阿茲特克帝國占有重要地位,有幾個大的羽毛制作中心城市,在特諾奇蒂特蘭還有羽毛制品工人行會。現存的羽毛制品中,有彩色羽毛組成的卷紋圖案的盾、球形的羽毛鑲嵌扇子、大型綠色凱查爾鳥毛頭飾。

  陶塑偶像多用於農民祭祀,多為空心陶像,還有大量抱孩子的阿茲特克母神像。這些陶像一般用赤陶做成,表面光亮,刻畫簡練,稚拙而生動。陶器裝飾圖案飽滿而靜態,常常是對稱的,用黑色畫在橙色底子上。晚期陶器圖案更自由,出現瞭花、鳥、魚、鹿等動物形象,用線極富裝飾感,有的圖案如同陶土印章。

  

參考書目

 Esther Pasztory,Aztec Art,New York,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