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畫傢,民族劇院派藝術傢的重要成員。1852年11月8日生於皮塞克附近的米羅維采,1913年7月10日卒於佈拉格。其父是鎮上的小職員,其母出身於貧苦農民傢庭。少年時代的清貧生活在他一生中產生瞭深刻影響。1867年捷克資產階級為爭得在奧匈帝國內部的自治權遭到挫折,1868年在佈拉格為民族劇院奠基遭到奧匈帝國武力鎮壓,這兩件事深深教育瞭阿列什,決心為祖國和人民的幸福戰鬥一生。1869~1875年他在佈拉格美術學院學習。在學習期間,由於不滿學院派的教學學,他曾和其他進步學生一起要求J.馬內斯來校執教,後來,又與進步同學一道抗議和抵制無視捷克民族歷史的德國人華爾特曼來校講授美術史,被當局拘禁。早在學校學習時,他認識瞭捷克歷史小說作傢А.伊拉塞克並結為摯友。在伊拉塞克影響下,他想效法波蘭的J.馬泰伊科,從事革命歷史畫和表現農民起義題材的歷史畫創作。然而,當他將作品送到1878年佈拉格展覽會,卻遭到評選委員會的責難。作品落選使他認識到自己想成為歷史畫傢的願望難於實現瞭。1879年佈拉格民族劇院舉行首次征集雕塑和繪畫,用以裝飾劇院,他創作瞭題名為《祖國》的組畫稿。這套14幅用炭勾就的素描稿以浪漫主義手法歌頌一位理想化的捷克英雄,它揭示瞭“人民的勞動和鬥爭是民族歷史發展的動力”的重大主題。這套組畫全部用線,不僅富有節奏感,而且裝飾性強,被譽為是繼B.斯美塔納的交響詩《伏爾塔瓦河》、馬內斯的《佈拉格老城廣場市政廳鐘面畫》之後的又一部表現愛國主義題材的重要作品。後來阿列什與F.澤尼謝克合作,由他用水彩畫,以《帶翼的調色板》的題名參加民族劇院休息廳半圓形拱門上的繪畫裝飾,獲得一等獎,最後仍由澤尼謝克用油畫畫成。民族劇院評選委員會不讓他參與正稿制作,表明當局和禦用美術傢對他的排斥和壓制。19世紀80年代,他的生活陷入窮困,但他沒有屈服,他轉向書籍插圖和民房的壁畫創作。他的幾千幅以線描為主的插圖充滿生活情趣,感情真摯,富有奇特的藝術想象,從而贏得捷克勞動人民的愛戴,其代表作是《斯帕利切克》(出版於90年代)、《在胡斯士兵墓前》(1887)。

《在胡斯士兵墓前》

  阿列什一生以馬內斯為榜樣並遵循他開創的民族繪畫的創作道路,致力於表現民族歷史和農村勞動人民生活,所以被認為是馬內斯的繼承者。他一生勤奮創作瞭近8000幅作品(很小部分是油畫),為捷克現代民族美術做出瞭偉大貢獻,但他還謙遜地說:“我並不想促進美術,隻想用自己的藝術促進祖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