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蘇維埃畫傢。梁贊省農民的兒子,1877~1888年在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校學習。1884~1886年曾在彼得堡皇傢美術學院學習,1886年開始展出風俗畫。

  阿爾希波夫是巡迴展覽畫派後期畫傢,早期作品《女友》(1886)和《聖像畫傢》(1889),描繪俄國農民和城市貧民的生活。在19世紀90年代,他創作瞭一系列優秀的風俗畫,在《奧卡河上》、《流冰》、《歸途》這3幅作品中,畫傢以深沉的愛,描繪瞭農村的生活和農民的形象象。他的表現手法樸素自然,畫面有濃鬱的鄉土氣息。他的另兩幅作品:《鑄鐵工廠的臨時女工》、《洗衣婦》(1901~1902),以渾厚的筆觸,別具匠心的構圖,給人們以難忘的印象。20世紀最初幾年,阿爾希波夫在俄羅斯北方旅行,畫瞭不少風景畫。在十月革命前後,他創作的《春天裡的節日》、《穿紅衣服的村姑》、《新婚的農婦》、《梁贊省的農婦》、《牧童》等,以新鮮的印象和美麗的色彩著稱,因而有人稱他為俄羅斯的印象派畫傢。阿爾希波夫自1892年起,長期在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校任教,為十月革命後的蘇維埃美術培養瞭許多繪畫名傢。他曾獲得俄羅斯聯邦共和國人民藝術傢的稱號。

《洗衣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