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伊斯蘭教建築群。位於喀什市近郊,占地40餘畝,始建於17世紀下半葉,以後又多次擴建,是新疆伊斯蘭教白山派和卓阿巴霍迦傢族的墓園和禮拜寺。

  整個陵園由墓區大門、主墓室、4個禮拜寺、教經堂和教長室、浴室等建築組成。總體佈局自由靈活,大體上分為東部墓園區和西部禮拜寺區兩部分。墓園區的主體是主墓室,其周圍分佈著體量、形式不同的幾百個墓丘。禮拜寺區的主體是大禮拜寺,其旁為教經堂、高寺和低寺、綠頂寺,共同圍成一個廣場。廣場中中用矮墻、楊樹分隔成幾個大小不等的小空間。

阿巴霍迦陵園主墓室

  教經堂平面近正方形,四周平頂建築圍繞天井,樸素平淡。4個禮拜寺都由外(夏)殿與內(冬)殿組成。外殿均為橫長方形,平屋頂。除低禮拜寺外,其餘3寺的外殿都是敞廊式,顯露出雕飾華美的木柱。低寺、綠頂寺的後殿是一個大穹窿頂,大禮拜寺的後殿是一排小穹窿頂,高寺後殿則是平頂。這些禮拜殿都是坐西向東。

  主墓室是全部陵園的主體建築,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正面略大於側面。四角各凸出1個尖塔,每面外墻用綠色琉璃磚隔為5個開間,每間頂部呈尖拱形,內抹白灰,嵌入1個木花窗。入口為1個巨大的尖拱凹龕,兩側配置2座小尖塔。屋頂為1個巨大的穹窿頂。整個外形比例莊重,構圖技法熟練。大穹窿頂、塔樓和外墻的主要部分均鑲貼綠色琉璃磚,間以紫色花磚,與白色抹灰墻面形成既有變化又很諧調的格調,富有極強烈的伊斯蘭教紀念建築的性格。室內由四面的大尖拱支頂著上部大穹窿頂,每個墻面又凹入幾個尖拱,巨大的空間全刷白色,隻有正中低矮的墓臺和上面覆蓋著的花佈引人註目,氣氛嚴肅靜穆。

  陵園內建築眾多,也不是一次建成,但佈局得體,無論是大空間的劃分還是小空間的構圖,都是主次分明,井然有序。東部墓園空曠,主體突出;西部建築眾多,空間豐富。高、低禮拜寺的前面小廣場,三面是低矮樸素的土墻平房,配以高聳的白楊樹和1個大水池,正面則是高低錯落,有虛有實的禮拜寺入口,尺度合適,構圖完整,主體突出,統一中富有變化。大禮拜寺前殿敞廊呈凹字形,在它對面及兩側用矮墻、林帶圍成一個尺度合宜的小廣場,中間又設小水池、小綠化,使得空間更加豐富。建築的造型,有巨大的圓頂,高聳的塔樓,也有低矮的平房,開敞的柱廊;裝飾有光澤奪目的琉璃,雕飾細致的木柱、磚花、石膏花,也有大片的土坯墻,它們相互穿插、組合、襯托,共同構成瞭一幅絢麗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