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儒傢經典文字音義的書。唐代陸德明撰,凡30卷。書籍有音義創始於漢末魏晉之世,作者既眾,互有不同。儒傢所尊崇的五經以及《孝經》、《論語》之類,經師所作的音訓最多。不過語有南北,音有楚夏,未能一致。陸德明在自序裏說:“餘少愛墳典,留意藝文,雖志懷物外,而情存著述。粵以癸卯之歲,承乏上庠,循省舊音,苦其太簡。……遂因暇景,救其不逮。……輒撰集五典、《孝經》、《論語》及《老》、《莊》、《爾雅》等音,合為三祑,三十卷,號曰《經典釋文》。古今並錄,括其樞要,經註畢畢詳,訓義兼辨。”從這些話可以知道他的書作於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癸卯(583)任國子助教的時候,他這部書不僅詳記古今經師的註音(反切),而且經註並舉,兼明義訓。他不僅註解儒傢的經書,而且也撰《老子》、《莊子》的音義。因為《老》、《莊》的著作在晉宋時代是比較盛行的。《爾雅》是解釋語詞名物訓詁的書,舊日註傢很多,所以更有必要集錄在一起,為讀經之助。

  陳代以前先儒作音,大多隻給經文註音,不給註文註音。所音經文則都錄出經文全句。陸德明一改舊章,既註經文讀音,也給註文加音,各書先標明篇章,然後摘字,標明音義,遇到必須分別的才全錄文句。惟有《孝經》是當時童蒙開始要讀的書,《老子》傳本眾多,文有差異,所以這兩種書特標全句。他對前代的書音頗有斟酌,大體都照顧註者所理解的原書文義來采錄讀音。凡是典籍常用,他又認為合理合時的寫在前面。其他音讀,茍有可取,一並登錄,標明氏姓,以免相亂。這種作法,成為後來作音義書的楷式。陸德明生在陳末,所見古書極多,所以能兼綜各傢,經他采錄的有230多傢。書中卷首敘述《周易》、《古文尚書》、《毛詩》、《三禮》、《春秋》三傳、《孝經》、《論語》、《老子》、《莊子》、《爾雅》諸書的傳受和註解的人極為詳備,是研究古籍流傳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諸書的作者姓名、地望、官職都有記載,或詳或略,都可以補史傳的缺失。書中記載的音義對考證晉宋以後音韻的變遷和古代詞義的轉變以及一字的多音多義都有很大用處。這是一部極有價值的語言資料書。

陸德明著《經典釋文》

  《經典釋文》在清代有徐乾學(1631~1694)《通志堂經解》刻本和盧文弨(1717~1795)抱經堂刻本,兩者同出於明末的葉林宗的影宋抄本。葉抄是依錢謙益絳雲樓所藏宋本移寫,其中頗有脫誤。清內府藏有南宋刻本,以前不為人所知,現為北京圖書館所藏,可刊正清刻本的錯誤處極多。又敦煌石室所出古籍中有《釋文》十幾種,可供校勘。《釋文》原書本兼載音義,宋以後傳本多存音刪義,大失原來陸德明著書本旨。近有黃焯《經典釋文匯校》本,以《通志堂經解》本為底本,既集錄清人的校證,又與唐寫本和南宋刻本比勘,極為詳備,為讀陸書者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匯校》於1983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參考書目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原北平中國學院國學系印,1933。1984年中華書局有重印點校本。

 黃焯:《經典釋文匯校》,中華書局,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