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仡佬語支。主要分佈在中國貴州畢節、安順、遵義等地區和六盤水市,廣西隆林和雲南麻栗坡等縣。使用人口6000多。分稿、阿歐、哈給、多羅4個方言。仡佬語清的塞音、塞擦音聲母分不送氣和送氣兩套,大多數地區有小舌塞音,有清化的鼻音和邊音。有複輔音聲母。隻有n、ŋ兩個韻尾。有4~6個聲調。句子的語序是主語在謂語前,賓語在作謂語的動詞後。數量詞組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之前。數詞和量詞組合時一般是數詞居前。在個別地區數詞11~19與量詞組合時,個位數居前,量量詞居中,“十”在後。如“十三個”說成“三個十”。名詞、代名詞、形容詞、指示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單音節詞占多數,合成詞除帶後加成分的是形容詞外,都是名詞。有大量的漢語借詞。自有一套數詞,隻有個別數詞和黎語同源。中國學者曾認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未定。1942年美國學者白保羅認為仡佬語、黎語、拉珈語和越南的拉綈語構成加岱語,這個加岱語與臺語、印尼語構成一個語族,屬原始南方語系,1975年又改稱澳泰語系。中國學者通過比較研究,認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自成一個語支,稱仡佬語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