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分佈於高加索山脈南北、黑海和裡海之間高加索山區的許多語言。所包括的語言眾說不一,從30~40種不等。使用人口約500萬。分南、北兩個語族。

  南部語族有格魯吉亞語、明格雷利亞語、拉茲語和斯凡語。這些語言的語音比較一致,隻是母音系統有些不同。除瞭斯凡語以外,母音沒有長短的區別。塞音和塞擦音有清、濁和喉塞3類。輔音叢很常見,有多達6~8個輔音的輔音叢,如格魯吉亞語prckvna(剝皮)。語法屈折形式很多,動詞分人稱、數(單、、復數)、時、體、語氣、語態、使役和確定主賓關系的特殊格式。這些范疇主要用前綴、後綴表示,也用動詞詞幹內部屈折表示。動詞變化復雜,在動詞上加特定的前綴,就能表示動詞的主語和直接、間接賓語,如格魯吉亞語:m-嶎er-s(他寫給我),m-xaṭav-s(他畫我),其中m表示作為賓語的“我”,s表示作為主語的“他”。名詞性的詞有格的變化,其數目從6~11個不等。名詞性的詞不分性別;也沒有特別的冠詞。句法的基本結構是主語-賓語-動詞,但主語-動詞-賓語的句型也很常見。特點是有唯被動結構,其中及物動詞的主語用動者格表示,而真正的直接賓語用不及物動詞的主語(傳統上叫主格)表示。南部語族諸語言有共同的詞匯,包括親屬詞、動、植物名稱、人體各部位名稱、表示人類各種活動的詞,等等。

  北部語族分西北和東北兩個語支。西北語支的主要語言是卡巴爾達語,通行於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使用人數約32萬;此外,還有阿佈哈茲語、阿迪格語、阿巴齊尼亞語等。東北語支約有30種語言,主要語言是車臣語和印古什語,前者使用人數約60萬,後者約15萬,二者通行於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此外,還有阿瓦爾語、萊茲金語、拉克語、達爾金語、列茲吉語和塔巴薩蘭語等。西北語支諸語言的特點是:元音少,輔音多,有些語言達七八十個。除瞭有南高加索諸語言的所有輔音之外,還有唇化輔音、硬輔音、半噓輔音和軟顎化輔音。名詞系統非常簡單,動詞變位比較復雜。有些語言沒有語法上的格,有些語言有兩個格。名詞的領屬關系用代詞性前綴表示。動詞的特點是:多為多式綜合詞,即不同的詞結合在一起,構成復合詞,作為一個完整的陳述。前綴表示最重要的動詞范疇。在人稱標記之後的前綴表示狀語。句中詞序多為主語—賓語—動詞。簡單句有3種結構:不定、主格和唯被動結構,分別用不定格、主格、動者格表示這3種句子的主語。東北語支諸語言的特點:語音系統的成分豐富。基本元音有5個:a、e、i、o、u。此外,在一些語言中還有鼻化長元音,喉化、唇化元音。在車臣語中,元音系統復雜,區別性元音達30個之多(包括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多數語言有強勢輔音和非強勢輔音的對立。詞法的共同特征是按類別劃分名詞,例如“物”類和“人”類,“人”類又細分為“男人”類和“女人”類。名詞格的變化繁多。句中詞序多為主語—賓語—動詞,特點是有唯被動結構的句子,復雜句通常由分詞-形容詞和分詞-狀語結構構成。北部語族諸語言保存許多本族詞,但也有相當數量來自阿拉伯語、突厥語、波斯語的借詞。在近代和現代,俄語是借詞的主要來源。

  高加索語系主要的語言都采用以基裡爾字母為基礎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