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文字學傢。浙江上虞人,青年時為新月派詩人,有詩集多種,曾在中央大學讀法律,1932年入燕京大學,由研究中國古代宗教、神話、禮俗,轉而致力於古文字與古史。1937年起,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講授古文字學。1944年赴美國講學,其間曾到歐洲搜集中國青銅器資料,至1947年回北京清華大學任教。1952年,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於1966年9月因受迫害逝世。

  陳夢傢在古文字學上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在在青銅器方面著作最多,註意青銅器的形態學研究及分期標準。在《考古學報》發表的《殷代銅器》(第7冊,1954)、《西周銅器斷代》(第9冊,1955;至1956年第4期)為其代表作。後者隻連載6篇,其餘遺稿已由考古研究所整理待印。他所搜集的海外所藏青銅器資料,已輯印的有《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

  陳夢傢在甲骨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殷虛卜辭綜述》。該書綜合各傢研究成果,加以裁斷,並提出許多新的見解。書內《斷代》部分,基本上是他1949年起撰寫的《甲骨斷代學》4篇,區分出槒組,子組、午組等卜辭,對甲骨分期是一重要貢獻。

  60年代,陳夢傢集中精力於漢簡,整理研究甘肅武威磨嘴子出土東漢簡,出版為《武威漢簡》一書。他還寫瞭論文多篇,當時隻發表瞭一部分,後輯集為《漢簡綴述》,於1980年印行,書中對敦煌、居延等地漢簡作瞭廣泛的探討。

  陳夢傢還有一此關於古代史和古文獻的著作,如《尚書通論》、《西周年代考》、《六國紀年》等。《六國紀年》一書也利用瞭戰國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