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傣族歌手、詩人。原名巖英,雲南西雙版納人。童年生活十分悲苦,兩歲時因父母離婚而寄養在外祖母傢,6歲便跟隨外祖父給人放牧。10歲出傢當和尚,四年後精通傣文,大量閱讀傣文古典經書和民間故事唱本。16歲開始演唱,25歲還俗。在一次賽歌活動中一舉成名,被傣族土司封為“贊哈猛”(一種榮譽稱號,有指導全猛贊哈的權利)。後因生活貧困一度沉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新開始演唱活動。

  康朗英的作品在西雙版納地區廣為流傳,已翻譯成漢文文發表和出版的,有長詩《流沙河之歌》、《瀾滄江之歌》,短詩《幸福的開端》、《一隻鳳凰飛向太陽》、《祖國頌》、《唱太陽》、《贊哈的歌》等。他的詩歌,富有民族特色,詩意清新,語言生動,感情充沛。代表作是《流沙河之歌》(1959),這部長詩繼承瞭傣族贊哈文學傳統而又有所創新,寫出瞭新舊不同的兩個時代,痛斥舊制度是萬惡之源,熱烈歌頌新社會,描述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同頭腦中的迷信觀念進行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