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學革命興起以後,對中國傳統的格律極嚴的詩體,包括五七言絕句、五七言律詩等多種體式的一種通稱,也稱“舊詩”。“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宣導者們主張廢除中國古典詩歌不利於表現當時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形式約束,採用白話寫詩,遂有“新詩”的出現。為瞭區別這兩種不同的詩體,便把中國古典詩歌稱為舊體詩。

  在現代,“舊體詩”概念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新詩出現以前,包括自《詩經》以來的辭賦、古風、律絕、詞曲等,在這方面,它與與“古典詩歌”的意思相近;二是指新詩誕生以後,現代人用古典詩歌的形式創作的、主要表現現代人生活和情感的詩歌作品。

  中國現代作傢如魯迅、郭沫若、鬱達夫、田漢等,都創作舊體詩。毛澤東、朱德、董必武、陳毅、葉劍英等革命領袖,也經常以舊體詩形式表現革命生活的內容,出版有《毛澤東詩詞》、《朱德詩選》、《董必武詩選》、《陳毅詩選》、《遠望集》、《十老詩選》等。目前,舊體詩創作中,有一部分在格律上嚴格遵循古典詩歌原來的要求,有些則並不拘泥於傳統的格律。盡管新詩已成為中國現代詩歌的主要形式,但舊體詩的創作沒有中斷,舊體詩創作者在探索以這種體式表現現實生活方面,做瞭不少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