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戲曲作傢。棣州(今山東惠民)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蹟均不詳。作雜劇兩種:《黑旋風老收心》、《梁山泊李逵負荊》,今存《李逵負荊》一劇。

  《李逵負荊》寫在梁山附近開酒店的王林的女兒滿堂嬌,被冒充宋江、魯智深的惡棍宋剛、魯智恩搶去。李逵聽說後,不加分辨回山寨怒斥宋江、魯智深二人。李逵還立下軍令狀,同宋、魯一起下山找王林對質。後真相大白,李逵知錯,負荊請罪,宋江即命李逵除二惡棍,將功折罪。

  作作品成功地塑造瞭李逵的英雄形象。他魯莽、輕信,卻又直率而勇於認錯。這一切都出自對梁山義軍的忠誠,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劇情發展雖然建立在誤會的基礎上,卻符合李逵性格魯莽剛直的特點。正是通過李逵維護梁山泊名聲的行動,展現瞭梁山義軍和人民的血肉關系。作者還善於運用生動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如李逵下山時的賞景、背詩,寄托瞭他對山寨的感情;下山對質時急如星火,生怕宋江等二人不肯前去;負荊請罪時,既羞愧又裝傻裝呆,希望得到寬恕;懲辦惡棍時又是勇猛果敢。這些描寫,不僅具體表現瞭李逵嫉惡如仇、豪爽天真的性格,還加強瞭劇本的喜劇色彩。全劇曲詞豪放,曲白生動。明代戲曲傢孟稱舜評為“曲語句工當行,手筆絕高絕者”。歷來元劇研究者都以為它是元代水滸戲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論者也有認為本劇寫李逵下山時一路賞景追逐水流桃花的較細致的刻畫,負荊前一度想到自盡的描寫,都是傳說中的李逵性格還未最後定型的標志。此可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