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歌中山歌類的一種。主要流行於陝西的北部和寧夏、甘肅的東部。另外,在河北西部的平山縣也流行著一種“信天遊”。

  信天遊的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句子可長可短,字數可增可減,多以7字為一句,兩句為一首。上句常用比興,下句點出主題,句尾押韻。歌詞的語言精練質樸,形象生動,句中常運用疊字,以增強語言的節奏感和表現力。如“一對對白鴿一對對鵝,一對對的毛眼眼瞭哥哥”。每首信天遊既可由一段詞獨立城歌,也可把幾段詞用一個曲調反復詠唱。<

  信天遊的曲調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兩句的關系有延續發展的,也有變化重復的。曲調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節奏比較自由,旋律起伏比較大,音域較寬,音調高亢開闊,感情直暢奔放,具有較強的山歌性格,如《腳夫調》。另一種是結構比較嚴謹規整,節奏比較勻稱固定,旋律進行平和抒展,感情細致深沉,性格接近小調。

  由於信天遊流行的地區不同,從而形成瞭不同的風格色彩。例如與山西河曲相鄰的府谷、神木的信天遊,常常帶有山曲的風味;靠近內蒙古西部地區靖邊一帶的信天遊,又常常含有內蒙古爬山調的因素;流行在寧夏東部的信天遊,又和當地山花兒的性格相近;而流行在河北西部平山縣的信天遊則又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