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以來國民黨統治區內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音樂運動,是左翼音樂運動的繼續和更廣闊的發展。

  “新音樂”和“新音樂運動” 新音樂一詞,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出現很早,使用者頗多,含義不同。如:1904年,曾志忞在其《樂典教科書》的“自序”中提出“為中國造一新音樂”,是將其作為宣導學堂樂歌的終極目標。1919年“五四”運動後,蕭友梅曾將新音樂(他謂之“新樂””或“今樂”)用作“舊樂”(指中國傳統音樂)的對稱;柯政和則用以泛指當時歐美初起的現代派音樂(《新音樂》,《新樂潮》1卷2期,1927年4月);30年代初期,黃自提出發展“民族文化的新音樂”(《怎樣才可產生吾國民族音樂》,《晨報》1934年10月21日),是主張效法俄國的榜樣,建立中國的民族樂派。左翼運動興起後,在左翼文藝書刊的文章中,廣泛使用“新興音樂”以及後來稱之為新音樂等提法,主要是指無產階級的革命音樂。但當時尚未就此提出正式的口號。

  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表瞭“八一宣言”,號召組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6年“左聯”和各左翼文化團體自動解散後,為團結廣大音樂界人士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呂驥等人提出瞭國防音樂的口號;同時呂驥又通過《中國新音樂的展望》、《偉大而貧弱的歌聲》(《光明》1卷5號、2卷2號;1936年8月、12月)和周鋼鳴發表的《論聶耳和新音樂運動》、《從“九一八”說到新音樂運動》(《生活知識》2卷5期、9期,1936年7月、9月)等文章,正式提出瞭“新音樂運動”的口號,並對其性質、任務作瞭說明。其主要精神是:新音樂要成為人民大眾民族解放鬥爭的武器,要采用新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要具有大眾化的作風。從此以後新音樂就成為進步音樂運動的總的標幟和前進方向;國防音樂則是處在抗日救亡階段的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口號。正是在這些思想影響下,全國出現瞭抗戰歌曲創作和群眾救亡歌詠活動的高潮,開創瞭全國音樂界在抗日救亡旗幟下團結前進的新局面(見抗日救亡歌詠運動)。

  新音樂運動的發展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國民黨頑固派采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政策,在文化上實行專制主義統治,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音樂運動日益遭到限制和扼殺。為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些革命音樂工作者李凌、趙渢、孫慎、林路等人,在重慶、桂林等地建立瞭新音樂社,並於1940年1月出版瞭《新音樂》月刊,繼續進行新音樂運動。同時,分散在國民黨統治區各地的抗敵演劇隊、抗敵宣傳隊、戰地服務團、孩子劇團、新安旅行團中的音樂幹部,育才學校音樂組以及音樂院校中的進步學生、教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影響下,以新音樂社和《新音樂》月刊為中心,進行抗戰音樂活動。他們在不斷遭受國民黨政府壓迫的艱難條件下,開展瞭多方面的工作:①在音樂理論方面,對新音樂運動的不同認識和具體實踐,在《新音樂》月刊展開專題討論;對音樂的“民族形式”問題發表瞭一批建設性的音樂論文。重慶國立音樂院部分師生,在此影響下結成瞭“山歌社”對民間歌曲進行收集、整理、改編和演唱,還出版瞭《山歌通訊》和《中國民歌選輯》、《五聲音階及其和聲》等專集。②在音樂創作方面,反映國民黨統治區人民呼聲的群眾歌曲創作,得到新的發展,其中有:揭露、諷刺國民黨政府統治的歌曲,如《你這個壞東西》、《茶館小調》、《古怪歌》、《五塊錢》等;反映國民黨統治區人民苦難生活的歌曲,如《農民苦》、《苦命的苗傢》等;表現國民黨統治區民主運動,鼓舞群眾鬥志的歌曲,如《民主是那樣》、《跌倒算什麼》等;表達國民黨統治區人民對解放區和新中國的向往、歌唱民主隊伍團結的歌曲,如《山那邊好地方》、《別讓它遭災害》、《大傢唱》、《太陽一出滿天紅》等。這些都是在群眾中廣泛傳唱,具有戰鬥性和民族化、大眾化的優秀作品。此外,還出現瞭誦唱長詩《歲寒曲》(由12首朗誦詩和11首合唱曲組成)等具有戰鬥風格的大型聲樂作品。值得註意的是,在新音樂運動的影響下,國民黨統治區的一些知名作曲傢的創作也有瞭明顯的變化,如:話劇《屈原》、《棠棣之花》的配樂和插曲,《民主》、《祖國》、《春天》等大合唱,二胡獨奏曲《漢江潮》、《小花鼓》,以及小提琴獨奏曲《內蒙組曲》、《西藏音詩》、《牧歌》和鋼琴曲《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等,從中可以看到對時代現實生活的積極反映,對民間音調的吸取運用和對民族風格的探索追求。③在群眾音樂活動方面,由於國民黨政府對大城市控制很嚴,群眾歌詠活動主要是隨著各抗敵演劇隊、宣傳隊的足跡,深入到各中小城鎮。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歌詠活動蓬勃興起,形成瞭繼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之後的又一個群眾歌詠熱潮。如1946年初,在重慶成立瞭“星海”、“民主”合唱團,並在昆明、北平等地建立瞭分團;1946年9月以後,在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中,上海湧現瞭近300個歌詠團體;同一時期在北平、天津、南京、廣州、香港等地區先後成立的各種歌詠團和歌詠聯誼會等,在歷次愛國民主鬥爭中發揮瞭巨大的戰鬥鼓動作用。

  自“新音樂運動”提出以來,對這一口號的解釋和認識,在抗戰時期和以後,音樂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並進行過公開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