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

  中國電影導演。1923年5月5日生於山東省煙臺,幼年喪父。14歲奔赴山西參加抗日少年先鋒隊。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赴山西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在八路軍總司令部宣傳大隊火星劇社任分隊長;1942年入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學習,畢業後在八路軍120師戰鬥劇社工作。1947年進西北電影工學隊,隨隊到東北解放區加入東北電影制片廠,曾在故事片《光芒萬丈》(1949)、《趙一曼》(1950)中扮演角色。1950年以後,任故事片《勝利重逢》(1951)、《南征北戰》(1952)、《豐收》(1953)、《土地》(1954)、《怒海輕騎》(1955)的副導演。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深造;1957年畢業,在長春電影制片廠工作。他獨立編導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尋愛記》(1957)。此後,連續導演瞭故事片《三年早知道》(1958)、《康莊大道》(1959)、《戰火中的青春》(1960)、《冬梅》(1961)和《獨立大隊》(1964)等影片。“文化大革命”後,導演瞭故事片《從奴隸到將軍》(上、下集),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1年,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導演瞭農村題材故事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王炎導演藝術風格樸實、自然,人物性格鮮明、生動、真實。他在《戰火中的青春》中塑造的高山,在《獨立大隊》中塑造的馬龍,在《從奴隸到將軍》(上、下集)中塑造的羅霄以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裡的四姑娘,都具有濃鬱的傳奇色彩和獨特性格特征。他善於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揭示人物豐富的精神世界,也長於在平凡普通的人物身上挖掘時代精神。

《戰火中的青春》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