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舞蹈,也稱舞獅、獅燈等。《漢書·禮樂志》中記有“象人”一詞,據三國時魏人孟康註釋為“若今戲魚蝦獅子者”,可見漢魏時期已有獅子舞的雛形。唐代以後,獅子舞被引入宮廷,作為燕樂中的一個內容,名太平樂,又名五方獅子舞。《續文獻通考》記有“明孝宗弘治三年秋,召各番使入內看戲獅子”。

  獅子是人民心中吉祥的化身,寄託著人民消災除害、吉祥如意的願望,因此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都要跳獅子舞。兩人合作,身披假獅皮,一人扮獅頭,一人扮獅尾,,俗稱太獅;一人披獅形扮獅的俗稱少獅。引舞的人,扮成武士、獅子郎、大頭和尚等,手持繡球、拂塵、蒲扇等不同道具。在大鼓、大鑼、嗩吶及笙管等樂器的伴奏下,引舞的引著太獅、少獅等上場起舞、場面壯觀熱烈。

唐代獅舞俑

  獅子舞分文、武兩類。文獅重表演,有搶球、戲球、打滾、舐毛、搔癢、洗耳等風趣動作;武獅重武功和技藝,有爬高、踩球、過蹺板、走梅花樁等高難動作。在獅子舞的騰、閃、躍、撲、翻、滾等動作中,能變化出許多高難技巧,如“獅子出洞”、“獅子踩球”、“猛獅下山”、“二獅搶球”、“高臺飲水”、“過天橋”、“跳澗”等。

  獅子舞流傳至今,逐漸形成瞭各地區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北京地區的紮獅頭很講究,獅頭越重,耍獅的功夫技巧越高。獅頭最重可達90多斤,動作以摔跌見長。河北的動作矯健,能攀登、跳躍5張八仙桌;廣東的能攀上高聳的竹竿摘取彩禮,俗稱“采青”;安徽的在獅身內燃點蠟燭,稱為火獅,有時還配上10多盞雲燈,獅子好像是在彩雲之中飛舞;四川的分高腳獅子和地浪獅子兩種,經常表演破陣,一般文陣不登高,武陣必登高,能做出“高井打水”、“封侯奪印”、“薑太公釣魚”和“天鵝抱蛋”等驚險動作。此外還有板凳獅、手搖獅、線獅等。

  獅子舞除流傳於廣大漢族居住地區外,在湖南西部的苗族地區、甘肅南部藏族地區以及新疆等地也有流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獅子舞得到瞭很大的發展與提高,各種獅舞不僅在舞臺上與中外觀眾見面,而且在重大節日或迎賓儀式中被列為重要節目。1953年,中國的獅子舞在第4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獲得金質獎。(見彩圖)

獅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