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科學傢和舞蹈藝術傢,原籍捷克。1879年12月15日生於奧匈帝國的佈拉迪斯拉發,1958年7月1日卒於英國薩裡郡的韋佈裏奇。他早年即熱衷於觀察人們的動作,曾隨其父的駐軍在近東和北非生活,有機會對不同地區人們的先天自然動作和後天習慣動作進行觀察和研究,這奠定瞭他後來的理論基礎。拉班21歲進巴黎美術學院,對舞臺設計、戲劇和舞蹈等發生濃厚興趣,並參加地方演出隊,掙錢助讀。他還學過芭蕾,一度擔任柏林國傢歌劇院的動作藝術指導,而且成瞭出色的編導。後因反對該劇院的的浮誇作風,辭職而去,並宣佈以後要從平民世界探索動作源泉和藝術表現。

  拉班長期在巴黎、柏林、維也納等地研究有關人體動作的科學和藝術,涉及數學、物理、化學、解剖、心理等領域,直接繼承瞭F.德爾薩特的表情動作體系。1910年,他在瑞士的馬奈阿雷建立瞭一所“舞蹈農莊”,讓農莊裡的人們在勞動之餘,根據自己的職業經驗創作並演出舞蹈。“舞蹈農莊”的概念,產生於拉班的一種願望,即使人們回復一種田園生活,藝術產生於他們的生活經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探求一種不用啞劇和古典芭蕾整套技巧的舞劇;他進行一種叫“動作合唱隊”的實驗,即根據音樂,把演員按氣質的不同分成高、中、低3種舞蹈者進行表演。他同時在理論上規范出人體動作的內容和形式,即動作的8大因素和“空間協調律”。1915~1918年間,拉班移居蘇黎世,創辦舞蹈學校,並演出一些作品,開始研究舞蹈動作記錄方法,逐步形成影響巨大的拉班舞譜(見舞蹈記錄法)。1922年,他在漢堡演出《擺動的大教堂》獲得巨大成功。1923年前後,他在柏斯勒、斯圖加特、漢堡、佈拉格、佈達佩斯、查格雷佈、羅馬、維也納和巴黎等地建立以拉班命名、由他的優秀學生負責指導的舞蹈學校。在納粹統治年代,拉班前往英國。1945年成立瞭拉班-洛倫斯工業節奏組織,用他的人體動作理論對勞動操作程序、訓練和考績等各方面進行革新,解決瞭許多工業管理方面的問題。1949年,成立瞭拉班動作藝術協會,在藝術界,他被公認為現代舞理論之父。1953年,遷居英國的蘇雷,在該地建立瞭動作藝術研究所。1954年,建立瞭拉班動作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