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受教育者傳授健身的知識、技能,增強體質,培養自覺鍛煉身體習慣的活動,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可以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完善人體的形態和機能,增強體質,對於維持和擴大社會再生產以及人類自身再生產,延長人的壽命,都有重要作用。

  體育的發展 體育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體育起源於人類的勞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原始人類在勞動和生存鬥爭中,發展瞭走、跑、跳、投、遊泳、、攀越等能力,也改變瞭人本身的自然狀況。隨著社會生產和文化教育的發展,體育才從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形態。

  學校出現後,體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國古代為奴隸主子弟設立的學校中就很重視體育。“六藝教育中的“射、禦”就含有體育的因素。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者一般都重文輕武,忽視體育。但也有少數教育傢如顏元仍堅持文武並重。他一方面嚴厲地批評瞭當時理學傢提倡“習靜”是“作弱人病人無用人者”;另一方面強調運動的重要,認為“常動則筋骨竦,氣脈舒”,“養身莫善於習動”,“一身動則一身強”。他本人還親自實踐,在他主持漳南書院時,除瞭教學生習文外,還教兵法和射、禦、技擊等科,開展舉石、超距(跳躍)、擊拳等體育活動。另外,中國古代在民間開展武術、摔跤、舉石、氣功等體育活動,強身祛病、練武抗暴,都是中華民族的好傳統。在西方一些文明古國有重視體育的傳統,如古希臘的學校教育中,把體育列為重要內容,奴隸主子弟從小學起就要受到嚴格的體操和軍事訓練,學習角力、競走、跳高、擲標槍和遊泳。西歐中世紀,雖然在宗教統治的學校中,認為“肉體是靈魂的監獄”,不重視體育,但在世俗封建主的騎士教育中,非常重視騎馬、遊泳、投槍、擊劍、打獵等訓練。

  近代學校體育是在歐洲文藝復興以後發展起來的。當時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教育傢為瞭反對中世紀教會輕視體育的思想,提出恢復古典教育中重視體育的傳統,主張發展學生“強壯健全的體格”。17世紀,英國教育傢J.洛克非常重視體育,認為“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全的精神”,主張兒童從幼年起就進行艱苦的身體鍛煉。18世紀德國的教育傢J.B.巴澤多於1774年在創設試驗學校的“建校計劃書”中規定:學生每天5小時讀書,3小時體育、舞蹈、音樂以及其他活動,2小時手工勞動。到19世紀上半期,體育進一步擴展到民間。德國體育傢F.L.楊以民族復興為目的,首創德國式體操,推行體育普及運動,主張體育民眾化、軍事化。瑞典的P.H.林運用解剖學、生理學的知識來闡明體育運動,並於1813年擬訂瞭一套軍事體操,即瑞典式體操。丹麥政府於1809年規定中等學校設置體操學科,後來擴展到初等學校。以後,體操便逐漸被各國規定為中小學校的學科。中國於1904年在《奏定學堂章程》中首次把體操列為正式課程。當時學校體育的內容主要是德國式的體操,到“五四”運動前後,英美式的球類和田徑運動才逐漸被引進來。

上海愛國女學校運動會上的體操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學校體育十分重視。1951年政務院發佈瞭《關於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狀況的決定》,1954年試行《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後改稱《國傢體育鍛煉標準》,推動瞭學校中的群眾性體育活動。1956年開始使用統一的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材,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1979年,教育部和國傢體育運動委員會聯合頒佈瞭《中小學體育工作暫行規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暫行規定》(試行草案)和《全國學生體育運動競賽制度》,進一步推動瞭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

北京輕工業學院學生在上體育課

  中國學校體育的目的和任務 學校體育的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和講究衛生的習慣,有效地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擔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光榮任務作好準備。學校體育的基本任務是:①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生長發育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全面發展學生速度、靈敏、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走、跑、跳躍、投擲、攀登、爬越、懸垂、支撐等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提高身體對自然環境、現代生產勞動、國防建設以及生活、學習、工作的適應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②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學會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鍛煉和衛生習慣,並使他們逐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③通過體育教學和活動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為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而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培養他們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自覺遵守紀律、勇敢、堅毅等道德品質。學校體育要貫徹普及和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在普及的基礎上,對那些在體育運動上有一定才能的學生因材施教,為國傢培養和輸送體育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