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隋代畫傢。渤海(今屬山東省)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6世紀後半葉,歷經北齊、北周,至隋為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等職。展子虔工於繪畫,創作範圍較廣,善畫佛道、人物、鞍馬、車輿、宮苑、樓閣、翎毛、歷史故實,尤長於山水。他曾輾轉於大江南北,在洛陽、西安、揚州及浙江等地的寺觀中創作瞭許多壁畫。所繪物象,生動而富情趣,頗受時人重視,與當時另一畫傢董伯仁齊名,人稱“董展”。

  展子虔在繪畫上善於創新。唐代李嗣真說他“天生縱縱任,亡所祖述”。他畫人物,善用緊密的線條和能夠暈染出濃淡的色彩,表現對象的性格特征和神態形貌,達到瞭神采如生、意度俱足的境地。他畫馬能註重描繪馬的動勢,雖臥立而有行走、騰驤的神情。展子虔在中國美術史上影響最大的是山水畫,他最善於表現自然山水的深遠的空間感,傳為他所畫的《遊春圖》是現存古代山水畫的重要作品。此圖現藏故宮博物院,縱43厘米,橫80.5厘米,絹本,青綠設色,卷前有宋徽宗趙佶手書“展子虔遊春圖”的題簽。在這幅畫上,展子虔以圓勁的線條和濃麗的青綠色彩,描繪瞭在陽春三月、花紅樹綠、山青水碧的郊野中,貴族、仕女騎馬泛舟、踏青賞春的優美景色,是迄今為止所保存的最早的卷軸山水畫。在畫面的空間處理上,一改過去繪畫中的人大於山、水不容泛、樹木排列,如同伸臂佈指那種比例失調狀況,特別是對湖水微波廣闊深遠的描繪,頗為成功。在表現技法上,此圖以墨線勾出山川屋宇的輪廓,然後填敷青綠色彩,並再以深色重加勾勒,樹木、人物等則直接用色點出,形體雖小,卻生動有致。畫面色彩典雅,富於裝飾感(見彩圖)。

《遊春圖》(隋) 展子虔

  展子虔在山水畫上所達到的成就及其繪畫方法,直接開啟瞭唐代畫傢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後世譽為唐畫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