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則之一。連貫性是指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和要求應循序漸進,前後連貫,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一致性是指校內全體教職工、各種學生組織,以及校外教育機構、傢庭、社會同學校的教育要求都要互相配合、步調一致。思想品德教育的不連貫和教育要求的不協調,是造成教育效果不大,甚至完全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不同階段有它特殊的矛盾,各階段之間又是互相聯繫的。因此,對學前、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進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應註意教育內容的相互銜接和前後連貫,體現出螺旋式的上升,即便在同一個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和要求,也不能忽視前後的連貫性,而要逐步提高。

  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是學校、傢庭和社會多方面影響的結果。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傢庭、社會影響和學校教育理應是一致的。但是,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傢庭、社會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與學校教育不一致的因素 。因此 ,要求校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少年先鋒隊、學生會等各種學生組織和全體教職工都要把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內容統一於社會主義教育目的之下;要求學校發揮專門教育機構的職能,同傢庭建立多種形式的聯系,統一思想,密切配合;學校應采取措施,對社會的影響加強控制和調節,把社會中的積極因素,組織到學校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來。教師在保持、維護思想品德教育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中起著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