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長篇彈詞作品。李桂玉著。李桂玉,字姮仙,福建福州人。清嘉慶、道光年間女作傢。生於甘肅,後隨丈夫林肖蜦還居福州。所作《榴花夢》彈詞,成書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共360卷,約4838400字,是一部篇幅最長的彈詞巨作。原作止於357卷,後3卷為翁起前、楊美君1939年續寫,署名浣梅女士。書前有道光二十一年作者自序及陳儔松序。李桂玉晚年在福州李姓書館教學,曾手抄3部贈與學生,遂以抄本流傳,讀者競相傳抄,並在租書鋪中出賃。傳抄本缺佚錯訛甚多,而且長期沒有有發現全帙。1938年,鄭振鐸在《中國俗文學史》第12章《彈詞》中提到這部書,才為世人所註意。後於1957年發現全帙抄本3部,一部毀於火,一部現存福建省文化局,一部現存福建師范學院圖書館。

  《榴花夢》作者生活於清代由興盛轉入衰落的嘉慶、道光年間,在作品中頗多寄情寓意,正如陳儔松序言所說,是一部“翻新述舊”之作。作品以唐代貞觀以後朝綱廢弛、外藩侮主、幹戈擾攘、英俊流離的種種歷史動亂為背景,通過桓、羅、梅、桂四大傢族的仕宦遭遇,以桓斌玉、桂桓魁、梅媚仙、羅錦魁、桓桂卿等人物的政治活動,描繪瞭忠臣、孝子、英雄、美人、謀臣、俠士、名將、靜女等眾多人物,並從政治、戰爭一直寫到傢庭生活,故事情節錯綜復雜,結構宏偉。作品突出地描寫瞭一位能文善武、胸懷壯志,有治國齊傢、匡夫教子之才的女英雄桂桓魁,把想象出來的豐功偉績都加在這位女主人公身上。作者自序說她“抱經天緯地之才,旋轉乾坤之力,負救時之略,濟世之謀,機籌權術,萃於一身。可謂女中英傑,絕代梟雄,千古奇人,僅聞僅見。”這顯然表露瞭作者對久受封建桎梏壓迫下婦女悲慘遭遇的不平。作品雖以唐代為背景,但在全書中並未描繪當時任何重大歷史事件,事跡也多與唐代帝王本紀無涉,而在文物典章制度等方面多采明清兩代故實。特別是最為讀者喜愛的200卷以後的大量篇章,處處充滿清代社會生活的現實感。如描寫帝王柔懦不振,邪佞橫行、肆虐的種種政治現象,都可看出作品是借唐代的朝政,針砭現實,意在警醒世人。作品文筆秀麗,敘述和描寫細致生動,不落俗套,音韻協調自然。

清抄本《榴花夢》

  鄭振鐸等學者以為這部書是評話話本,但民間藝人並未演述過,與福州評話無關。其中雖有一些福州方言俗語,但仍是一部供案頭閱讀的長篇彈詞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