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花鼓戲作品。北方整理。1951年,湖南長沙市花鼓戲劇團演出。有多種單行本,並收入《湖南地方戲曲叢刊》第5集(1956)與《戲曲選》第5卷(1959)。劇中故事描寫樵夫劉海上山砍柴,遇狐仙胡秀英。胡秀英愛慕劉海,願成婚配,劉海以傢貧、母老相拒。胡秀英甘守貧困,並願侍奉婆婆,兩人遂以“柳樹為媒山作證”,結為夫婦。《劉海砍樵》原為傳統劇碼《劉海戲蟾》中的一折。整理本刪除原本中的迷信、色情成分,突出瞭胡秀英對人間幸福的追求,以及劉海樸實、勤勞的勞動人民本色。劇劇本對劉海與胡秀英之間糾葛的描寫充滿生活情趣,並且表現瞭封建社會貧苦農民的愛情、婚姻理想。全劇載歌載舞,生動活潑,充分發揮瞭花鼓戲“二小”(小醜、小旦)表演藝術的特點。1952年,長沙花鼓戲《劉海砍樵》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出二等獎,飾劉海的何冬保、飾胡秀英的蕭重珪均獲演員三等獎。

《劉海砍樵》劇照(何冬保飾劉海,蕭重珪飾胡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