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演員,工小生。藝名仙笛。福建莆田縣忠門人。幼年傢貧,11歲賣身於莆田高舞臺戲班,先後受業於莆仙戲藝人張福、黃奮,經10多年勤學苦練,擅演梁山伯、李陵、王魁等20多個角色,遠近知名。22歲起兼任說戲和教授科介的師傅。32歲受莆田雙賽樂戲班之聘,擔任導演和演員,曾到新加坡、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等地巡迴演出達4年之久,深受歡迎。回國後,他與在莆田授藝的徽劇藝人交流經驗,並融會其他劇種的藝術成就,豐富瞭莆仙戲的表演程式。在6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培養瞭許多生、、旦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挖掘整理瞭幾十個瀕臨湮沒的莆仙戲古典劇本,如《拜月亭記》、《荊釵記》、《高文舉》、《高繼祖》、《嚴明嫂》、《百花亭》、《千裡送》、《仙姑問》、《薑孟道》等。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在莆田縣戲曲學校任教時,口述整理瞭《莆仙戲傳統科介》一書。全書18萬言,插圖1000多幅,書後附莆仙戲史和莆仙戲唱腔簡介,對莆仙戲各行當別具特色的表演程式,如生腳的“抬步”、“搖步”、“拖步”,旦腳的“蹀步”、“搖步”、“千金墜”,凈腳的“挑步”,末角的“老步”,醜腳的“七步跳”等以及各行當的精湛扇法、肩功,都作瞭精詳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