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原名黃梅調、採茶戲,是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以黃梅採茶調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而成。其中一支東移到以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用當地語音歌唱,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黃梅戲的發展大致經過瞭3個階段。第1階段,約從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初從歌舞發展成“兩小戲”和“三小戲”,後又吸收當地流行的一種叫“羅漢樁”的說唱藝術,並受青陽腔和彈腔(指徽調)的影響,產生瞭故事完整的本戲。這一階段,,積累的劇目,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如《烏金記》(又名《桐城奇案》)、《七仙女下凡》;小戲多表現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斷,如《打豬草》、《賣鬥籮》等。曲調有各種民歌體的“花腔”和板式變化體的“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仙腔”等,還有介乎二者之間的“彩腔”。演唱時,隻用打擊樂器伴奏,人聲幫腔,以載歌載舞為特點,表演著重對自然生活的細致模擬,而無固定程式。演員絕大部分是農民和農村手工業勞動者,如被傳頌的前輩藝人蔡仲賢就是制礱(碾米工具)工人,人稱蔡礱匠。演出以業餘為主,後來出現瞭利用農閑活動的半職業班。演唱場所或在平地,或用牛車拼成簡易舞臺。服裝道具,甚至鑼鼓,往往向當地觀眾借用。每個班社的成員很少,一般是“三打七唱”(三人操打擊樂器,七個演員)。這個時期的黃梅戲,基本上還是農村勞動者一種自唱自樂的文藝形式。

《羅帕記》劇照

  第2階段,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黃梅戲逐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臺走上瞭城市舞臺。辛亥革命後,安慶周圍出現瞭比較固定的班社,如懷寧縣的白雲芳班、望江縣的合意堂,一批演唱黃梅戲的農民和手工業勞動者也逐漸成瞭職業戲曲藝人。1926年,著名演員丁永泉(旦)和曹增祥(生)、丁和壽(醜)等進入安慶市區,先是分散清唱,影響日漸擴大,後進入固定場所,作營業性演出。到1931年,安慶市區已有兩傢演出黃梅戲的劇場,即新舞臺和愛仁戲院。1931和1934年,分別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帶黃梅戲班到上海,在九畝地一帶演出,直至抗日戰爭開始,才返回安徽。黃梅戲進城後,受到京劇和其他劇種影響,編排、移植瞭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臺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個別演員對傳統唱腔也進行瞭一些改革(如丁永泉對《遊春》中唱腔的發展)並取消幫腔,試用京胡伴奏;表演方面亦因與京劇同臺而有所豐富和提高。

  第3階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梅戲迅速發展,從流行安慶一隅的民間小戲,一躍而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1953年成立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後,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後整理、改編瞭《打豬草》、《夫妻觀燈》、《推車趕會》、《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三搜國舅府》等傳統劇目。編演瞭神話劇《牛郎織女》和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附馬》、《牛郎織女》、《小店春早》已攝制成影片。音樂方面增強瞭“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突破瞭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瞭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伴奏上,不再是“三打七唱”,而是建立瞭以中國樂器為主的中、西混合樂隊。在表演上,保持瞭載歌載舞的特點,繼承瞭富有生活氣息的傳統表演,同時通過排演新戲和拍攝影片,吸收瞭其他表演藝術之長,提高瞭表現力。這一時期,出現瞭對黃梅戲表演藝術做出較大貢獻的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等有成就的演員。現在黃梅戲專業劇團共有50個,業餘演出也十分活躍。湖北、江西、江蘇、福建、臺灣等省以及港、澳地區也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演出團體。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細膩動人,現已成為頗受全國廣大觀眾歡迎的劇種之一。(見彩圖)

黃梅戲《天仙配》(嚴鳳英飾七仙女,王少舫飾董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