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雜劇作傢。字大用,大名開州(今河北省大名縣)人。生卒年不詳。與《錄鬼簿》作者鐘嗣成的父親為莫逆之交。其創作活動大約在13世紀80年代至14世紀30年代之間。他歷任學官,做過釣臺書院山長。曾受權豪人物誣陷,雖獲辨明,但再也沒有起用,後客死常州。鐘嗣成〔淩波曲〕吊詞中說:“豁然胸次掃塵埃,久矣聲名播省臺。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天地窄,更詞章壓倒元白。憑心地,據手策,數當今,無比英才。”可窺見其思想、性格之一斑。他擅長詩文詞曲,作有雜劇6種,今存《死生交范張雞雞黍》和《嚴子陵釣魚臺》2種。《死生交范張雞黍》有《元曲選》和《元刊雜劇三十種》本,取材於《後漢書·獨行傳》,寫范式與張劭交友的故事,歌頌他們重然諾、講信義、死生不渝的品質。劇中人物多有憤世疾俗的唱詞,諷刺那些憑借各種關系而官居高位的諂佞之臣,流露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嚴子陵釣魚臺》即《嚴子陵垂釣七裡灘》,有《元刊雜劇三十種》本。寫東漢光武帝劉秀曾與隱士嚴光友善,他做瞭皇帝以後屢次征召嚴光入朝。嚴光不慕富貴,仍在富春江七裡灘垂釣,表現瞭“隱居樂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