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又名紹興高調、新昌高腔。有人認為是明代餘姚腔的遺音,也有人認為出自弋陽腔,或受弋陽腔影響。調腔一名最早見於明末張岱的《陶庵夢憶》。清末以群玉班及新群玉班最為著名。1937年前,在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新昌、寧海、天臺一帶,還有20多個調腔班社活動,抗日戰爭期間全部解散。1954年重新成立瞭新昌新藝劇團(今新昌高腔劇團前身)和寧海平調劇團,並積極培養青年演員,收集整理傳統劇碼及音樂資料。當時,尚能演唱的傳統劇碼有:《北西廂》中6出,《琵琵琶記》中21出,《玉簪記》中4出,《牡丹亭》中8出,《拜月亭記》中4出,《白兔記》中6出,《呂蒙正》中8出,《荊釵記》中9出,以及《賜馬斬顏良》、《三關斬卞》等出。此外,老藝人還能回憶出傳統劇名目近百出,背出傳統曲牌300餘支。

《鬧九江》劇照

  調腔的唱腔,系曲牌聯套體,在長短句中偶爾有三、四、五、六、七言的不同疊句。唱時每句句尾大多采用一字或數字的幫腔,或遲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復句尾幾字,幫腔都由樂隊以人聲幫和,每個樂句的旋律趨向下滑,故有人認為“調腔”即“掉腔”的訛音。調腔不用管弦,隻以打擊樂伴奏。分文場與武場,不同音色的文武場打擊樂器有28種之多。後因受當地昆腔和亂彈劇種影響,在極少數折子戲中增加瞭笛子及板胡伴奏,並仍然保留瞭尾音幫腔,藝人稱它為“四平”。由於調腔長期在浙東山區活動,藝人又多來自新昌、寧海、奉化交界處的山坑冷嶴,交通閉塞,受外來影響較少,至今尚保留瞭它的固有特色,對於餘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