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漢族聚居地區及白族、彝族等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滇劇包括絲弦、襄陽、胡琴3種聲腔和部分雜調,系明末至清乾隆年間由外地流入,逐漸吸收當地民間藝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劇種。

  絲弦腔源於秦腔,以棗木梆擊節,一方面具有秦腔高亢、激越、強烈的特點,另方面與雲南民歌結合後,又發展瞭委婉、細膩、歡快的曲調,使之成為能表現多種感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唱腔,稱為“滇梆子”。襄陽腔來自湖北漢劇襄河派。由於長期在雲南流行,不斷斷發展,並以雲南土音演唱,與漢劇西皮已不盡相同而自具一格。特點是曲調流暢,旋律輕快、幽默,長於表達輕松歡暢的情緒。胡琴腔即二簧,來自徽調,入滇後也具有瞭地方特點,其曲調莊重、委婉。雜調有以嗩吶伴奏的“七句半”,以南胡伴奏的“筒筒腔”,以鑼鼓打擊樂器伴奏的“課課子”等,多用於生活小戲。幾種聲腔的使用,多以絲弦腔為主,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出戲一種聲腔歌唱到底,如絲弦腔的“春、梅、花、梵”四大本(即《春秋配》、《梅絳褻》、《花田錯》、《梵王宮》)等;另一種是多種聲腔混用,藝人稱“兩下鍋”或“三下鍋”,如《二龍山》是胡琴、襄陽“兩下鍋”,《三祭江》、《殺四門》等是“三下鍋”。滇劇的三種主要聲腔,結構均為板式變化體,都有倒板、機頭(類似回龍,但變化更多)、一字、二流、三板和滾板等板式。此外,各聲腔又有各自獨有的板式唱腔,如絲弦腔有安慶調、壩兒腔、二十四梆梆、飛梆子等;胡琴腔有平板、架橋、梅花板、人參調等。伴奏樂器絲弦腔以鋸琴(近似秦腔的二股弦)為主,襄陽腔、胡琴腔以胡琴為主。此外尚有南胡、月琴、三弦、撒啦(大嗩吶)、叫雞(小鎖吶)、笛子等。打擊樂器有小鼓、大鼓、梆梆、提手、大鑼、小鑼、鈸、碰鈴、镲等。

《送京娘》劇照(彭國珍飾趙匡胤,申麗珠飾京娘)

  據1962年初步統計,傳統劇目已記錄大小劇本有960多本。其中有秦腔路子、川路子、京路子和滇路子之分。秦腔路子與絲弦腔一起傳入,如《春秋配》、《花田錯》、《高平關》等。川路子來自川劇,如“五袍”:《黃袍記》(趙匡胤雪夜訪普)、《青袍記》(梁灝八十中狀元)、《白袍記》(尉遲恭訪薛仁貴)、《綠袍記》(蕭何月下追韓信)、《紅袍記》(劉知遠打天下);“四柱”:《炮烙柱》(紂王誅梅伯)、《水晶柱》(觀音收黿妖)、《五行柱》(孫悟空鬧天宮)、《碰天柱》(共工觸不周山)等。京路子來自皮簧戲(徽、漢、京劇),如《打漁殺傢》、《坐宮》等。滇路子分兩種:一種是本省作者或藝人編寫的當地歷史故事戲,如《薛爾望投潭》、《逼死坡》、《寧北妃》、《陳圓圓出傢》,以及辛亥革命後編的時裝戲,如《一碗蝦仁》、《新探親》等;另一種是移植外地劇種的劇目,發展後自成一格,如《三國》、《水滸》、《紅樓》等戲中的部分節目。此外尚有《打面缸》、《大裁衣》等雜調小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整理瞭大批傳統劇目,並創作瞭一批反映白、傣、佤、哈尼等少數民族鬥爭生活的劇目,如《蝴蝶泉》、《望夫雲》、《版納風光》、《獨手英雄》、《佤山前哨》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送京娘》和已攝制成影片的《借親配》等。

  滇劇的表演藝術由於繼承和吸收瞭徽、漢、秦腔等劇種之長,使之具備瞭豐富紮實的基礎。雲南是多民族的省份,向有“民族藝術海洋”之稱,滇劇在發展過程中,長期在農村草臺演出,吸收瞭民間多種藝術營養,因而具有鮮明的民族和鄉土特色。不少名藝人都有自己的絕招,如李少白飾《審潘洪》中的潘洪,能通過頭上紗帽的高低移位,表現出潘洪驚悸、焦急的復雜心情;花臉卜金山在《梅花簪》中飾禁子,隻用一個鎖牢門的動作,使觀眾似乎聽見鎖簧入鎖的聲音,從而表現瞭他對犯人的同情和對官府的憤恨;又如名須生栗成之,他所扮演的《清風亭》中忠厚老實的張元秀,《馬房失火》中機智沉著的白槐,《四進士》中不畏權勢的宋士傑等角色,個個栩栩如生。尤其是《七星燈》中的孔明,唱工相當吃重,為瞭表現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必須越唱越衰,而身衰心不衰,栗成之都表演得恰到好處,被譽為“滇劇泰鬥”。此外在世的名演員有戚少斌、碧金玉、彭國珍、哈詠天、萬象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