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傢。生於福島縣東山溫泉,原籍大分縣宇佐郡長峰村。其父是土木工程師,被派赴朝鮮工作期間,橫光在母親的傢鄉三重縣阿山郡度過童年。他初期的習作,大多寫這一帶的田園風光。1916年入早稻田大學預科,未畢業即離校,同友人創辦《十月》、《街》等雜誌。1923年參加菊池寬創辦的《文藝春秋》,發表瞭《蠅》和《太陽》,引起文學界的註目。

  1924年,橫光同川端康成等人創辦《文藝時代》,發起瞭“新感覺派”運動。他的短篇小說《頭與腹》》和長篇小說《上海》(1931)被認為具有新感覺派風格的作品。1930年發表《機械》,開始轉向新心理主義。主要作品還有《傢徽》(1934)、《旅愁》(1946)等。小說《蠅》描寫一輛滿載形形色色乘客的馬車,突然偏離山路,連人帶馬墮入深淵;在這過程中,從馬背飛出一隻大眼蒼蠅,蒼蠅的眼裡映現出一個特大的馬腹。《太陽》描寫上古時代有許多王子把美麗的耶馬臺國女王卑彌呼比作太陽而拜倒在她的裙下的故事。

  橫光提倡新文學以快速的節奏和特殊的表現為基礎,從理想的感覺出發進行創作。在手法上,受表現派、結構主義及喬伊斯的意識流的影響,大多采用心理分析方法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後期轉向傳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