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四川省和貴州、雲南兩省的部分地區。明代四川已有地方戲班流行,至清雍正、乾隆年間,隨著“花部”的勃興,外地的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在流行的過程中,相繼與四川語音及群眾欣賞習慣相結合,演變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川昆”、“高腔”、“胡琴”(即皮簧)、“彈戲”(即梆子腔)。再加上民間流行的“燈戲”,構成後來川劇的昆、高、胡、彈、燈5種聲腔。昆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變為“川昆”。高腔源自江西弋陽腔,楚、蜀之間稱為“清戲”(李調元《劇話》),在保持“以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又大量從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中汲取營養,豐富和發展瞭“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川劇高腔的特有風格。胡琴,又稱絲弦子,源於徽調、漢調,也吸收瞭陜西“漢中二簧”。先是徽班、漢班、陜班來川演出,後由於與四川方言相結合,受到四川揚琴和川梆子的影響,在腔調與過門音樂上起瞭不少變化,形成自己的特點。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或“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於陜西的同州梆子。清康熙、雍正年間,綿竹縣令陸箕永作《竹枝詞》詠有“山村社戲賽神幢,鐵撥檀槽拓作梆,一派秦聲渾不斷,有時低去說吹腔”。可見當時民間演出的盛況。以後又經過藝人的長期加工改造,才逐漸形成四川彈戲的特點。燈戲來自逢年過節和酬神賽會時農村流行的民間小戲,所謂“過罷元宵尚唱燈,胡琴拉得是淫聲,《回門》、《送妹》皆堪賞,一折《廣東人上京》”(清乾、嘉時期刊本《成都竹枝詞》)。以采用民歌小曲,演唱農村生活故事為特色。這5種聲腔藝術原是以5個不同的劇種分別在各地活動,如專唱昆腔的舒頤班、來雲班;專唱高腔的慶華班、翠華班;專唱胡琴的太洪班;以唱彈戲為主的魁勝班等。後逐漸合流,有昆、高兼唱的大名班;胡、彈兼唱的小太順班、金玉班等。燈戲則為農村業餘演出的燈戲班。到辛亥革命前後,隨著工商業的發展,戲班不斷擁入城市,才逐步走向5種聲腔同臺演出,形成為風格統一的川劇。

《秋江》劇照(陳書舫飾陳妙常,周企何飾艄公)

  著名的川劇班社,有清光緒年間的三字科班,有在民主革命影響下成立的三慶會,以玩友組成的進化社,以演時裝新戲為主的教育會等。稍後一個時期,則有川西的玉清科社、西華科社,川北的桂華科社、鵬程科社、新民講演團,川南的成字科班、志字科班、鈞字科班,重慶的裕民科社,貴陽的天曲科社,以及30年代成都出現的新又新科社等。它們都為川劇藝術的發展及人材的培養做出過貢獻。

  川劇由於早期各種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系的不同,以“四條河道”形成為不同的支派:①川西派(包括今以成都為中心的溫江地區各縣),以擅長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壩調”;②資陽河派(包括今自貢、內江地區各縣市),以高腔為主;③川北河派(包括南充及綿陽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為主;④下川東派(包括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一帶),因重慶為商業中心,戲班雲集,交流頻繁,故這派的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數十年來各派著名演員有:正生蕭遐亭、賈培之、天籟、鮮躍山、楊玉冰、周海濱、張德成,小生康子林、蕭楷成、魏香庭、曹俊臣,旦角楊素蘭、譚蕓仙、浣花仙、唐金蓮、陳翠屏、周慕蓮,凈角羅開堂、周海泉、趙煥臣、吳曉雷,醜角嶽春、傅三乾等。

  川劇劇目豐富,四川省川劇研究所收藏的劇本共有2000餘種。傳統戲中有代表性的劇目,高腔有所謂“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五袍”即《青袍記》(又名《五福堂》,寫梁灝82歲中狀元事)、《黃袍記》(又名《佛兒卷》,寫釋迦牟尼成佛事)、《白袍記》(寫薛仁貴事)、《紅袍記》(即《白兔記》)、《綠袍記》(即《綠袍相》、《拷春桃》)。“四柱”即《碰天柱》(寫共工怒觸不周山事)、《水晶柱》(寫觀音差韋陀收濫龍和水龍事)、《九龍柱》(寫聞太師升天故事)、《五行柱》(寫孫悟空大鬧天宮事)。“江湖十八本”即《幽閨記》、《彩樓記》、《木荊釵》、《玉簪記》、《白羅帕》、《百花亭》、《葵花井》、《鸞釵記》(又名《放白蛇》)、《白鸚鵡》、《三孝記》、《槐蔭記》、《中三元》、《聚古城》、《鐵冠圖》、《全三節》、《漢貞烈》、《五貴聯芳》、《藍關走雪》等。此外還有《金印記》、《琵琶記》、《紅梅記》、《班超》(即《投筆記》)高腔4大本。彈戲的劇目以《春秋配》、《梅絳褻》、《花田錯》、《苦節傳》4大本為代表。胡琴劇目多演三國、列國故事,以清末作傢黃吉安編寫的“黃本”最為馳名,如《青陵臺》、《三伐宋》、《神農澗》、《審吉平》、《柴市節》、《三盡忠》、《綿竹關》、《江油關》等。昆腔劇目保留不多,常見的隻有《議劍獻劍》、《東窗修本》、《醉皂》、《醉打》、《墜馬》及《和番》、《刀會》等。燈戲劇目有《請長年》、《拜新年》、《打面缸》、《五子告母》、《裁衣》等。在文人作品中,趙熙的《情探》、冉樵子的《刀筆誤》和尹仲錫的《離燕哀》,都是較好的劇目。1949年以後,相繼鑒定瞭劇目321個,整理出版瞭116個。其中《柳蔭記》、《彩樓記》、《玉簪記》、《拉郎配》、《鴛鴦譜》、《禦河橋》、《喬老爺奇遇》、《焚香記》《芙奴傳》(見彩圖)、《金山寺》等,在國內外觀眾中獲得好評。編演的歷史故事戲和現代戲也不少,如作傢李明璋所編的《和親記》、《夫妻橋》、《望娘灘》、《丁佑君》以及其他劇作者編寫的《紅杜鵑》、《宜賓白毛女》、《許雲峰》、《江姐》、《急浪丹心》、《易膽大》、《四姑娘》等。

川劇《芙奴傳》(張巧鳳飾陶芙奴)

《繡襦記》劇照(袁玉堃飾鄭元和,劉卯釗飾李亞仙)

  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實細膩,幽默機趣,生活氣息濃鬱。名旦瓊蓮芳依據小姑娘在花叢撲蝶的動作設計瞭《別洞觀景》的舞蹈;名旦陽友鶴與名醜周企何依據小船在川中急流飛舟的情形設計出《秋江》的舞蹈,都是依法度而不拘泥於法度,從生活和人物出發創造的實例。為群眾所喜愛的演員還有小生袁玉堃、曾榮華、薑尚峰、謝文新;旦楊雲鳳、薛艷秋、胡漱芳、陳書舫、許倩雲、競華、楊淑英;正生陳淡然、司徒慧聰;醜劉成基、周裕祥、陳金波、李文傑;武生彭海清。另外還有名鼓師王官福、蘇鳴清等。有的演員還創造瞭不少絕技,有托舉、開慧眼、變臉、鉆火圈、藏刀等,善於利用絕技塑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