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原為湖北省黃陂、孝感地區的花鼓戲(簡稱黃孝花鼓),是流行於鄂東地區的“哦呵腔”結合黃陂孝感鄉音土語而形成的地方劇種,1926年在漢口定名為楚劇。

  黃陂孝感花鼓於清道光年間即已盛行,道光三十年(1850)葉調元《漢皋竹枝詞》中說:“土蕩(或作土壋,街名)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即指黃孝花鼓曾在漢口街頭演唱。由於清朝官府的查禁,直至1912年才有黃孝花鼓戲班進入漢口外國租界地演出,始立足於城市而得以發展。早期期劇目有《喻老四》、《張德和》、《逃水荒》等,演唱形式為鑼鼓伴奏,一唱眾和。進入城市後,受漢劇、京劇、文明戲的影響,劇目、表演都有所豐富發展,並采用胡琴伴奏代替人聲接腔。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黃孝花鼓進入中國共產黨人李之龍主持的漢口“血花世界”遊藝場(即今民眾樂園)演出,始名楚劇。在革命思潮影響下,整理、改編並演出瞭《思凡》、《汲水》、《費公智》、《父之回傢》等劇目。當時楚劇界代表陶古鵬、王若愚、段殿坤等在團結藝人,發展楚劇事業方面做出瞭貢獻。1927年國共分裂後,楚劇發展一度陷入逆境,藝人被迫依靠演出幕表連臺戲維持生計。後來,戲劇界劉藝舟、朱雙雲幫助李百川、龔嘯嵐等致力編排新戲,對提高楚劇思想水平,改變舞臺面貌,起瞭促進作用。抗日戰爭時期,楚劇藝人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主持人郭沫若的領導下,參加抗日宣傳活動,演出瞭田漢的《殺宮》,洪深、朱雙雲的《嶽飛的母親》,龔嘯嵐的《血戰寶山城》等劇,並在武漢淪陷前參加留漢歌劇演員戰時講習班,組成6個楚劇宣傳隊,輾轉撤退到重慶、桂林等地。楚劇“問藝”二隊在四川演出瞭《嶽飛》、《新雁門關》等劇,堅持宣傳抗戰。郭沫若曾寫詩稱贊名演員沈雲陔:“一夕三軍盡楚歌,霸王垓下嘆奈何;從茲藝事渾無敵,銅琶鐵板勝幹戈。”同時,馳騁於鄂豫皖邊區的新四軍第五師楚劇隊,編演瞭《趕殺記》、《反共害民記》等新戲,對瓦解敵人、團結人民起瞭積極作用。

  楚劇傳統劇目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濃鬱的鄉土氣息,如《葛麻》(見彩圖)、《翠花女檢過》、《告堤霸》、《趕會》、《送友》、《訪友》、《百日緣》等劇,從生活的不同角度歌頌瞭勞動人民的美德和智慧,以及對封建壓迫的抗爭。《葛麻》及創作的現代戲《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等,都已攝制成影片。

楚劇《葛麻》(熊劍嘯飾葛麻,李健英飾馬金蓮)

  楚劇原為“三小”戲,後雖仍分為生、旦、醜,但兼演其他行當腳色。旦腳著名演員沈雲陔刻畫人物細致,動作準確優美。代表劇目有《斷橋》、《殺狗驚妻》、《二堂審子》、《呂蒙正潑粥》、《夜夢冠帶》等。此外,名演員有旦行江秋屏、李百川、關嘯彬;生行陶古鵬、高月樓、黃漢翔、章炳炎、黃楚材、李雅樵、袁璧玉、鐘惠然、高少樓;醜行朱福全、羅小全、徐小哈、魯小山、熊劍嘯、楊少華等。

  楚劇腔調包括板腔、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部分的“迓腔”(來自“哦呵腔”)是楚劇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等,還有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調有〔十繡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紐絲調〕等曲牌;高腔是1949年後挖掘、采用的,常用曲牌有〔紅衲襖〕、〔鎖南枝〕、〔宜春令〕、〔梧桐雨〕、〔泣顏回〕、〔山坡羊〕等。楚劇的主要伴奏樂器為京胡、二胡、三弦;打擊樂器有板鼓、鈸、小鑼、大鑼、馬鑼等。近年來,楚劇發展迅速,湖北省戲曲學校、武漢市戲曲學校及各地專業楚劇團培訓瞭一批學員,專業劇團增加到24個,民間業餘演出也十分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