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詞人。一名祖謀,字古微,一字藿生,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歸安(今湖州)人。光緒八年(1882)中舉,次年進士及第,改庶起士,散館授編修。曆充國史館協修、會典館總纂總校、侍講學士,擢為禮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在京任職10餘年,同情維新派。光緒三十年(1904)出為廣東學政,因與總督不合,告病去職。寓居蘇州,曾任江蘇法政學堂監督督。辛亥革命後以遺老自許。早歲工詩,風格近孟郊、黃庭堅。光緒二十二年(1896),受王鵬運影響指教,專力於詞。他將自己平生抱負學問,盡納詞中。頗有關系時事之作。有些詞作表現對維新派的同情,感慨光緒帝珍妃的遭遇,抒發壯懷零落、國土淪喪之感,悲惋沉鬱。晚年詞境更趨高簡渾成,內容除偶及軍閥混戰情事外,多為遺老孤獨索寞情懷或流連海上歌場之作。他的詞取徑吳文英,上窺周邦彥,旁及宋詞各大傢,打破浙派、常州派的偏見,自成一傢。他精通格律,講究審音,有“律博士”之稱。被時人尊為“宗匠”,王國維稱其為“學人之詞”的“極則”(《人間詞話》)。葉恭綽稱之為“集清季詞學之大成”,“或且為詞學之一大結穴”(《廣篋中詞》)。著有詞集《彊村語業》3卷,詩集《彊村棄稿》1卷。

  他尤精校勘。循王鵬運所辟途徑而加以擴展,所刻《彊村叢書》,搜集唐、宋、金、元詞傢專集及合集173種,遍求南北藏書傢善本加以勘校,為迄今比較完善的詞苑大型總集之一。又輯《湖州詞徴》30卷,《國朝湖州詞錄》6卷。其他已刻、未刻叢稿,由龍榆生於1933年匯編為《彊村遺書》出版。包括足本《雲謠集雜曲子》1卷,《詞莂》1卷,《滄海遺音集》13卷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