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鎮,即今河南開封市西南朱仙鎮。朱仙鎮之名,見於宋人朱彧《萍洲可談》,所記為張昪途經朱仙鎮買吃食事。可見該鎮北宋前期已經存在,並有市肆店鋪。不過尚未正式建鎮,可能是一般集市,民間俗稱為鎮。南宋紹興十年(1140)嶽飛大敗金兵於郾城,乘勝進軍朱仙鎮,又大破之。於是朱仙鎮名聲大噪。然朱仙鎮作為商業市鎮的興起,則始於明代。今流經朱仙鎮的賈魯河,原是明代前期黃河在河南滎澤孫傢渡口(今鄭州市古滎鎮北孫莊)南決奪潁入淮時形成的一條決流流,以後黃河改徙,此河遂稱小黃河。而元代賈魯所治黃河,自明初以來也俗稱小黃河,兩河都經開封府境。明後期元賈魯所治河道湮廢,而賈魯河名便誤植於今賈魯河。然今賈魯河行通以後,對朱仙鎮的興起起瞭重要作用。《萬歷野獲篇》卷一二“賈魯河故道”:“查滎陽之東,廣武山南一水東流,經鄭州、中牟之北、祥符之西,由朱仙鎮南,經尉氏、扶溝、西華之東、沈丘之南,在元時稱鄭水,土人名為賈魯河者也。……今自正陽至朱仙鎮,舟楫通行,路無阻滯。”《讀史方輿紀要》:朱仙鎮“今商旅所經,以朱仙鎮為水陸會集之所。南舟北車,從此分歧。”這是說南方的貨物,由潁河、賈魯河北運至朱仙鎮,從此地開始陸運至開封,故雲“南舟北車,從此分歧”。由於賈魯河的通流,朱仙鎮為水陸舟車會集之所,成為豫東地區的物資聚散地,商業十分繁盛。清康熙時達到極盛,其時鎮上煙火四萬餘戶,街道佈局有序,商店林立,貨物除本地所產爆竹、年畫等土產外,晉、陜皮毛、木材、鐵器、桐油,京、津食鹽、雜貨,閩、贛茶葉、瓷器、紙張,江、浙綢緞、茶葉,湖廣大米等,均在此集散。與佛山、漢口都有直接貨物往來。故當時與景德、佛山、漢口合稱四大鎮。清代還置巡司,又有鹽捕同知及千總駐此。嘉慶道光以後,由於黃河多次泛決,河道淤淺,風沙嚴重,環境惡化。以至商人流散,朱仙鎮頓然衰落。咸豐同治年間朱仙鎮上人口銳減至12 000戶,光緒二十二年(1896)僅3 000餘戶,到1934年僅1 700餘戶。昔日繁榮,成為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