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語言學傢,現代朝鮮語言學的奠基人。初名相鎬。生於朝鮮黃海道鳳山郡。幼習漢文,後入漢城培材學堂學習西方傳入的新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朝鮮逐步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周時經痛感維護和推廣本民族語文的必要性,在投身愛國政治活動的同時,致力於朝鮮語文的研究和教學,組織、領導瞭國文啟蒙運動。1896年創建國文同式會,曾歷任國語研究會委員、國文研究所委員等職。1907~1909年,在漢城尚洞青年學院國語講習所舉辦過3次國語講習班,培養瞭不少朝鮮語文研究人才。他參照前前人研究的成果,用現代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朝鮮語。1908年出版瞭講稿《國語文典音學》。1910年發表代表作《國語文法》,這是一部以現代語言學為基礎具有完整體系的早期朝鮮語語法著作,對朝鮮語語法研究影響很大。全書包括語音學、品詞論、構文論等內容。以句子的分析為中心,用圖解法分析句子的結構,比較清楚地顯示瞭朝鮮語句子結構的層次。在品詞論裡,他根據意義劃分實詞,把表示語法意義的大部分附加成分看作虛詞。語音部分描述瞭朝鮮語語音的特點,揭示瞭朝鮮語語音變化的規律,確立瞭以形態學原則為主的拼寫法體系,為現行的朝鮮文拼寫法奠定瞭基礎。1914年出版《語音》一書,書後附有朝鮮文橫向的拼寫法練習,認為朝鮮文應當突破方塊字的束縛,推行橫向的拼寫法。其論著是朝鮮語言學寶貴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