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畫傢。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出身貴族。周昉見於記錄的最早活動時間是唐代宗大曆(766~779)年間任越州(今浙江紹興)長史。最後見於記載的活動時間是德宗貞元(785~804)年間奉詔繪章敬寺壁畫。官至越州、宣州(今安徽宣城)長史。

  周昉是繼張萱之後以表現貴族婦女著稱的畫傢。有“畫仕女,為古今冠絕”的美譽。初效張萱,後則小異,具有用筆筆秀潤勻細,衣裳勁簡,彩色柔麗,人物體態以豐厚為體的特點。然而,周昉生活的時代,已是唐帝國經過安史之亂由盛而衰,社會矛盾日漸尖銳之際。他筆下的婦女已不同於張萱作品中的歡愉活躍,而仿佛沉湎在百無聊賴的心態中,茫然若失。在表現時代和生活的深度上,具有卓越的藝術才能。 他還是傑出的肖像畫傢。從人們富有生趣的日常活動中揭示人物的真實性格,正是周昉肖像畫真正做到傳神的奧妙所在。在佛像畫方面,也獨樹一幟。他首創美麗端莊的“水月觀音”,把觀音菩薩畫於清幽澄凈之境以示聖潔,成為歷代畫傢沿用的形式,雕塑者亦加仿效,有“周傢樣”之譽。

  周昉的作品現存者有《紈扇仕女圖》《調琴啜茗圖》《簪花仕女圖》等。其中《紈扇仕女圖》,絹本(故宮博物院藏),描繪宮廷夏日婦女們困倦慵懶的生活,反映瞭她們生活在令人窒息的深宮中的寂靜、鬱悶的精神狀態。挺直的線條和衣紋近乎方形的轉折,是這幅畫的用筆特色。《簪花仕女圖》,絹本(遼寧省博物館藏),精致地刻畫瞭幾個身披輕紗、高髻凌風的貴婦在庭院中閑步、賞花、采花、戲犬等的生活情節。她們步履從容,眉宇間流露出若有所思的心態。圓渾流暢的線條,艷麗豐富的色彩,表現瞭“綺羅纖縷見肌膚”的效果。

《紈扇仕女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