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先秦時代,“帝居”或“民舍”都稱為“宮室”;從秦漢起,“宮室”才專指帝王居所,而“第宅”專指貴族的住宅。漢代規定列侯公卿食祿萬戶以上、門當大道的住宅稱“”,食祿不滿萬戶、出入裏門的稱“”。近代則將宮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築統稱為民居。

  中國民居發展簡述 中國國木構架體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文化第四層遺址反映出當時木構技術水平。公元前第5千紀的陜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和仰韶文化遺址顯示瞭當時村落佈局和建築情況。河北省藁城臺西商代居住建築遺址和河南省安陽殷墟宮殿遺址,說明依南北向軸線、用房屋圍成院落的中國建築佈局方式已經萌芽。陜西省扶風發掘的周原建築遺址更證明瞭公元前11世紀時四合院佈局已經形成。春秋時代士大夫階層的住宅在中軸線上有門和堂。大門的兩側為門塾。門內為庭院,院內有碑,用來測日影以辨時辰。正上方為堂,是會見賓客和舉行儀式的地方。堂設有東西二階,供主人和賓客上下之用。堂左右為廂,堂後部為室。漢代住宅除有前後堂外,貴族住宅還有園林。平民有“一堂二內”的住屋形制,賤民有“白屋之制”。而豪強地主則築“塢堡”(見塢壁),是有堅固防衛設備的住宅。從四川漢墓的畫像磚、山東的畫像石以及安平漢墓壁畫等間接材料上可以看出,漢代住宅除有門有堂之外,還有回廊、閣道、望樓、庖廚以及園林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住宅仍沿用前後堂制,第宅內有廊、廡、樓閣、園林等。唐代六品以上官員的住宅通用烏頭門(見小木作),敦煌石窟壁畫上的唐代大型住宅平面為長方形,外環墻壁或廊廡,房屋多為三開間,明間開門,堂和大門間有回廊相連。從《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等可以見到宋代的農村茅屋、城鎮瓦房等各種住宅和穹廬、氈帳形象。屋頂已有多種形式,細部、裝修等也很豐富。元代住宅除從永樂宮壁畫上略有所見外,北京考古發掘出的後英房元代住宅遺址中有“工字廳”形制。明代在第宅等級制度方面有較嚴格的規定。一二品官廳堂五間九架(見大木作),九品官廳堂三間七架;庶民廬舍不逾三間五架,禁用鬥栱、彩畫。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西等省均遺存有完好的明代住宅。清代對於住宅的等級限制略有放松,對房屋架數沒有規定。清代住宅遺存尚多,且在繼續使用。近百年來民間建造住屋仍多沿用傳統方法,采用木構架庭院式。另一方面,至遲從戰國末年起,“風水”說開始對建造住宅從選地佈局到房屋朝向、尺寸等產生影響,其中也不乏一些以“風水”面貌出現的合理因素。《魯班經》是中國古代闡述造屋的書,談風水處頗多,在民間廣為流行,產生很大影響。

  中國民居的類型 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現存的民間住宅類型,可歸納為下列幾類。

  木構架庭院式住宅 中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數量多,分佈廣,為漢、滿、白等民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數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這種住宅以木構架房屋為單體,在南北向的主軸線上建正廳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對稱建東西廂房,形成次要的東西向軸線。由這種一正兩廂組成的院子,即通常所說的“四合院”、“三合院”。較大住宅可沿縱軸線設兩三個以至多個這種“一正兩廂”,形成多進院。更大的住宅可以幾個多進院並列,並附有花園。正房的間數必須為奇數,而且明間寬於次間,門開在明間,以突出中軸線。正房或正廳無論在尺度上、用料上、裝修的精致程度上都大於、優於其他房屋。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婦女住內院,來客和男仆住外院,符合中國封建社會傢庭生活中要區別尊卑、長幼、內外的禮法要求。這種形式的住宅遍佈全國城鎮鄉村,但因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點。

  ①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代表。河北、山東和東北地區也居住這種房屋。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又稱“四合房”,完全按上述原則佈局。以三進院的四合院佈局為例,因受“風水”說的影響,大門不開在軸線上,而開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所以路北住宅的大門開在住宅的東南角上,路南住宅的大門開在住宅的西北角上。大門內外設影壁。進門為第一進院,坐南朝北的房稱南房,作外客廳和雜用。在中軸線上開二門,通常做成華麗的垂花門。二門以內為第二進院,即主要的院子,坐北朝南的北房為正房,是全宅中最高大、質量最好的,供傢長起居、會客和舉行儀禮之用。正房一般為三開間,兩側各有一或二間較為低小的耳房,通常作臥室用。正房前左右對峙的東西廂房,通常供晚輩居住或作飯廳、書房用。東廂房的耳房常作廚房用。從垂花門到各房有廊互相連通。從東耳房夾道進後院——第三進院,這排房稱後罩房,供老年婦女居住和存放東西用。北京四合院(圖1)的院子比例大小適中,冬天可日照入室;庭院是戶外活動場地。東北地區的四合院,院子更寬闊,以便更充分地接受日照。山西、陜西等地的院子則較狹窄,是為瞭防避過多的西曬。四合院房屋結構為抬梁式構架(見大木作),屋頂苫背極厚,上鋪陰陽瓦。山墻和後簷也是很厚的磚墻或土坯墻。前簷下部為坎墻,上部為窗。室內多為磚墁地。平面佈局和建築做法都考慮到適應北方比較寒冷幹燥的氣候。

圖1 北京四合院

  ②“四水歸堂”式住宅。江南地區的住宅名稱很多,平面佈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體一致,隻是院子較小,稱為天井,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四水歸堂”為當地俗稱,意為各屋面內側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大門多開在中軸線上,第一進院正房常為大廳,院子略開闊,廳多敞口,與天井內外連通。後面幾進院的房子多為樓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四水歸堂”式住宅的單體建築也是奇數開間,結構為穿鬥式構架,墻壁底部常用石板墻,其餘用空鬥磚墻或編竹抹灰墻,墻面多刷白色,並有各種式樣的防火山墻。前簷全為木裝修。屋頂無苫背,鋪小青瓦。室內多以石板鋪地,以適合江南溫濕的氣候。江南水鄉住宅往往臨水而建,前門通巷,後門臨水,每傢自有碼頭,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③“一顆印”式住宅。雲南省的“一顆印”式住宅可以作這類住宅的代表,在湖南等省稱為“印子房”。這類住宅佈局原則與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隻是房屋轉角處互相連接,組成一顆印章狀。單體建築為木構架,土坯墻,多繪有彩畫。住宅平面佈局雖然單調,但因多為樓居,正房與廂房大小高低頗有變化,構成具有風采的形體。

  ④大土樓。閩西、閩南人聚居的住宅,為環形或方形的樓房(圖2),一般為3~4層,最高為6層。大環形土樓占地直徑最大的達70米,可住50多戶人傢。庭院中有廳堂、倉庫、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樓房外墻夯土厚度1~1.5米。結構為木構架。內簷木裝修講究,有線條優美、出簷很深的瓦屋頂。底層和二層朝外都不開窗,多用作倉庫。三層以上朝外開小窗,多用作居室。大門牢固,上設防火水幕,防衛性很強。是閩西客傢人和閩南南靖等地人獨特的建築形式,至今仍在使用。2008年,福建土樓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圖2 閩西客傢土樓

  窯洞式住宅 主要分佈在河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等黃土層較厚的地區。利用黃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窯洞。這種窯洞節省建築材料,施工技術簡單,冬暖夏涼,經濟適用。窯洞一般可分為三種。

  ①靠山窯。利用垂直的黃土壁面開洞,向縱深挖掘,進深最大的可達20米。也可以數孔並列,互相穿套;或者疊層開挖,宛如樓層。

  ②平地窯。在平地上按需要的大小和形狀,垂直向下挖出深坑,成為院子,再從坑壁向四面挖靠山窯洞,佈局原則同四合院。在入口處挖成隧道式的或開敞式的階梯通出地面。院子內設滲井排水。窯洞頂上是自然地面,可以行人走車,也可耕種,節約土地(圖3)。

圖3 陜西平地窯洞

  ③磚窯石窯土坯窯。佈局與一般庭院相同,隻是單體建築是用磚或石或土坯發券(見拱券)建成窯洞的形式,盛行於山西、陜西等地。

  幹欄式住宅 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幹欄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它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牲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隔潮,並能防止蟲、蛇、野獸侵擾。傣族竹樓以具有傢庭活動用、多功能的平臺為特點(圖4)。當地稱平臺為“展”。景頗族竹樓以長脊短簷式屋頂為特色。壯族的“麻欄”則比較接近木構建築。

圖4 雲南傣族竹樓

  碉房 青藏高原的住宅形式。當地並無專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築,形似碉堡,故稱碉房(圖5)。碉房一般為2~3層。底層養牲畜,樓上住人。平面多為外部一大間,內套兩小間,層高較低。結構為一間一根柱,俗稱“一把傘”。外墻下寬上窄,有明顯收分,朝南臥室常開大窗,實墻都是材料本色,外觀樸素和諧。廁所常設在樓上,並向外懸挑。大型碉房內有小天井采光,高的達4~5層。有一種高20~30米的高碉,作為儲存貴重物品和眺望守衛之用。

圖5 西藏碉房

  氈帳 過遊牧生活的蒙古、藏等民族的住房形式,是一種便於裝卸運輸的可移動的帳篷。

  ①蒙古包。蒙古族住的氈帳稱“蒙古包”(圖6),平面多圓形,用木枝條編成可開可合的木柵做壁體的骨架,用時展開,搬運時合攏。用細木椽組成穹窿頂的木骨架,用牛皮繩綁紮骨架。用繩索束緊骨架外鋪蓋的羊皮或毛氈。小型的氈帳直徑為4~6米,內部無支撐,大型的則需在內部立2~4根柱子支撐。氈帳的地面鋪有很厚的氈毯,頂上開天窗,地面的火塘、爐灶正對天窗。

圖6 蒙古包

  ②帳房。藏族住的氈帳稱“帳房”。帳篷是用黑犛牛毛織成的。帳篷內立幾根木柱支頂,四周用犛牛毛繩懸拉帳篷,使之固定。平面為方形,中部設爐灶,兩側鋪羊皮、毛毯,男左女右席地而坐。

  “阿以旺” 新疆維吾爾族的住宅形式(圖7)。土木結構,密梁式平頂,房屋連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帶天窗的前室稱阿以旺,又稱“夏室”,有起居、會客等多種用途。後室稱“冬室”,是臥室,通常不開窗。住宅的平面佈局靈活,室內設多處壁龕,墻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飾。

  其他 中國還存在不少比較特殊的住宅形式,如水上居民的“舟居”,林區居民的井幹式結構住房,以及鄂倫春族的“仙人柱”等。

圖7 新疆維吾爾族“阿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