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關於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解決臺灣、香港、澳門問題的科學構想。“一個國傢,兩種制度”的簡稱。其含義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傢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是中國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它們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創立者為鄧小平。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

  1982年9月,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第一次明確提出瞭“一國兩制”的概念。他說,關於收回香港主權問題,可以用“一個國傢,兩種制度”的方案解決。

  “一國兩制”構想的主要內容包括4個方面:①堅持一個中國。國傢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裂,香港、澳門和臺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持一個中國是“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實現祖國統一的基石。②堅持兩種制度並存。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兩種制度長期並存、共同發展。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主體。③高度自治。回歸後的香港和澳門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特區政府除在外交、國防、宣戰、媾和方面服從中央政府外,在行政管理、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等方面均享有比國內民族自治區更高的自治權。臺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統一後將享有包括擁有軍隊等比香港、澳門更為寬泛的權利。④長期不變。“一國兩制”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保證港澳臺穩定繁榮,加速中國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決策。

  “一國兩制”科學構想自提出之日起就被用於指導和平統一的實踐。1990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1993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把“一國兩制”這個科學構想進一步具體化瞭。香港和澳門的順利回歸是“一國兩制”構想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勝利,也進一步證明瞭它的科學性、可行性。

  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發展瞭馬克思主義國傢學說,把列寧關於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傢之間關系的和平共處原則運用於處理一個社會主義國傢內不同地區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充分體現瞭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是馬克思主義策略思想的創造性運用,並為和平解決國際上的各種爭端提供瞭值得借鑒的新經驗、新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