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的群眾性學術團體。是組織民間文藝研究活動的最高機構。1950年3月在北京成立。宗旨是“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國民間文學、藝術,增進對人民的文學藝術遺產的尊重和瞭解,吸取和發揚它的優秀部分,批判和拋棄它的落後部分,使有助於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建設”。幾十年來大力開展有益於中國各族民眾文化的發掘、整理、探索的組織工作,推動和幫助各民族和各省、市、自治區這方面的活動。1950年編輯、出版《民間文藝集刊》(共出3期)。從1951年開始,主編出版《民間文學學叢書》。第一批出版有《中國出瞭個毛澤東》、《陜北民歌選》、《爬山歌選》、《東蒙民歌選》、《阿詩瑪》等。1955年《民間文學》雜志創刊。1958年,開展收集民歌運動。同年召開的全國民間文學工作者大會(即第二次代表大會),修改研究會的宗旨為促進中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的發展。從1959年開始陸續編輯出版《中國各地歌謠集》、《中國各地民間故事集》和《中國民間敘事詩叢書》。“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工作。1979年恢復工作。除繼續編輯出版《民間文學》外,1981年創辦理論刊物《民間文學論壇》。1980年建立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各種民間文學書籍。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第一屆理事長為郭沫若,副理事長為老舍、鐘敬文。常務理事有周揚等11人。總部設在北京,各省、市、自治區設有分會(除臺灣省外)。1987年5月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更名為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有會員4 000餘人,各地方協會會員5萬餘人。各地、州、盟、市、縣、旗也多建有地方協會組織。中國民協成立以後,在中國民間文學、藝術、文化的收集、調查、整理、出版、研究,協調和促進各民族、各地方的民間文學活動等方面起到瞭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