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界、法律界的群眾性學術團體。其宗旨是:團結全國各民族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貫徹理論聯繫實際和“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方針,開展多學科、多門類的法學研究和國內外法學交流,堅持與發展馬克思主義法學,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的進程,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中國法學會的前身是19553年成立的中國政治法律學會,是在新法學研究會籌備會(1949年6月建立)和新政治學研究會籌備會(1949年6月建立)的基礎上合並建立的,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斷活動。1980年6月,在鄧小平、彭真倡議下,成立瞭以楊秀峰為主任的籌備委員會,負責恢復重建工作,並決定更名為中國法學會。

  中國法學會所屬省、自治區、直轄市法學會30個,大城市法學會14個,地(市)法學會139個,縣(市)法學會43個。有學科、專業、專門研究會16個,包括法理學研究會、憲法學研究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民法經濟法學研究會、刑法學研究會、婚姻法學研究會、訴訟法學研究會、比較法學研究會、民族法學研究會、軍事法學研究會、警察法學研究會、監獄法學研究會、能源法學研究會、航空法學研究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海峽兩岸法律問題研究會。會員總數超過10萬人。

  中國法學會主辦的刊物有《中國法學》雜志(雙月刊,法學理論刊物)、《民主與法制》半月刊和畫報周刊(群眾性法制刊物)以及《中國法律年鑒》(大型法律工具書),各地方法學會和各研究會主辦的刊物有60多種。中國法學會和地方法學會創辦有律師事務所和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數十個。中國法學會還創辦瞭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

  中國法學會建會以來,積極組織和推動廣大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參政議政,參與立法的起草、論證,參與執法的調查和司法的改革,參與法學教學和法制宣傳,開展多學科、多層次、寬領域的法學研究。與此同時,還積極開展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多邊交流和雙邊交流,充分發揮瞭民間外交的作用。中國法學會及所屬研究會先後加入瞭國際憲法學協會、國際法律哲學和社會哲學協會、國際刑法學協會、國際法律學協會和亞太法協等國際性、地區性法律團體。

  中國法學會與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國際法學會、中國國際私法學會、中國法律史學會、中國法制史學會、中國犯罪學會等法學、法律團體都有聯系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