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界銀耳科銀耳屬的一種。腐生真菌。又稱白木耳。一種食、藥兼用的食用菌。世界各地都有分佈。中國四川、福建、貴州、雲南、浙江、江蘇、陝西、青海、臺灣等省均產,以四川的通江銀耳、福建的漳州雪耳最為著名。中國各地多有人工栽培,日本、朝鮮、韓國也有生產。銀耳營養體為纖細而有分枝的菌絲體。菌絲體和大量膠質構成潔白、半透明、菊花或雞冠狀的子實體,一般直徑6~10釐米米(見圖)。成熟子實體表面有一層無色透明的擔孢子。銀耳菌絲生長過程中必須和香灰菌伴生,以分解纖維素和木質素供銀耳利用,否則不能形成子實體。

  野生銀耳常生在枯死的栓皮櫟、麻櫟等闊葉樹上。人工接種須先分離培養菌種(銀耳與香灰菌的混合菌種),按下述方法接種栽培:①段木栽培法。在段木上交叉鉆穴,嵌接菌種。②瓶栽法。用木屑、米糠加入黃豆粉、棉子皮等制成培養料,裝入大口瓶中,滅菌後接種,適溫培養。③塑料袋栽法。培養料裝入塑料袋中。在袋上均勻打接種穴4個,在穴內接種,然後置發菌室。

  銀耳子實體含有多種氨基酸及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等成分,食用味美可口,為傳統滋補品;入藥能滋陰潤肺、養胃、補腎,主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虛熱口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