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政治問題的基本角度和出發點,指導人們進行政治研究的總體性原則和觀念,是最高層次的方法。它涉及政治學研究物件的確立,研究資料、研究方向、研究途徑的選擇以及解釋與論證的規範、準則等一系列問題。

  從“事實–價值”的關係來看,可以把政治學研究方法分為兩大類:傳統的方法和現代的方法。傳統的方法傾向於“價值”方面,即所謂的規範研究,它強調定性的分析方法。自柏拉圖、亞裏斯多德以來到20世紀中葉,傳統的規範研究方法一直占據政治學研究方法的主流和正統地位,其總體特征是從思辨的角度來討論民主、自由、平等和正義等政治價值規范,對國傢和以國傢為中心的制度性問題進行靜態的、歷史性的分析,包括研究國傢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機構和國傢的政治制度,追溯某些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機構的歷史淵源、演變過程和發展規律。傳統的政治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哲學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方法,機構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

  現代的政治學研究方法受到行為主義的極大影響。行為主義發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是一些政治學傢為反對傳統政治科學而發起的一場反抗運動。它以政治行為為中心,註重對個體政治心理、動機的研究,註重對政治現象的定量化研究。現代的政治學研究方法強調定量和實證的經驗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力圖通過實證的量化研究,使政治學研究成為一門“精密科學”和“試驗科學”。行為主義政治學的經驗方法產生瞭眾多的研究方法,其中利用社會科學其他學科領域的方法和理論而形成的政治研究方法有:①社會學研究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團體分析、政治角色分析、政治文化分析和結構-功能主義等;②經濟學研究方法,主要有理性選擇分析、博弈-聯盟理論、集合選擇分析以及公共政策分析;③心理學研究方法。利用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而形成的政治研究方法有政治系統分析方法和政治溝通分析方法等。此外,從技術的層面上有個案分析、試驗分析、模擬分析、調查研究、因素分析和統計方法等。

  行為主義政治學過分註重經驗研究方法,一味排斥規范研究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受到瞭來自內外兩方面的強有力挑戰,使行為主義政治學發生瞭嚴重的危機,經驗研究方法不再獨占鰲頭,規范研究方法開始復興。政治學研究出現瞭經驗研究和規范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