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魏紀功碑刻。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王盆生撰碑文,正書。碑高清營造尺八尺四寸,廣三尺七寸(據王昶《金石萃編》)。碑陽24行,行46字。碑陰12列,有爰考伯等題名,正書。額正書“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12大字。碑在中國山東曲阜孔廟碑廊。

《張猛龍碑》拓片(局部)

  碑主張猛龍,南陽白水人。晉西平公張軌八世孫。猛龍牧魯郡,知民疾苦,興立學校,多有政績,郡人因立碑以頌其德。

  此碑為魏碑(或謂“北碑”)中最有代表性的碑刻之一,首見於宋趙明誠《金石錄》,明清金石傢迭經著錄。此碑書法,“結構精絕,變化無端”(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用筆沉著痛快,點畫如斬金截玉,方圓兼備;通體渾穆高古,且饒神駿迭宕之勢。明趙崡《石墨鐫華》謂其“正書虯健,已開歐、虞之門戶。碑首正書大字十二,尤險勁”。楊守敬《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則稱許其“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清中葉以降,碑風興盛,習書者多奉此碑為圭臬。明拓善本“冬溫夏清”(“清”讀作“靖”)、“冠蓋魏晉”未泐本為佳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