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對齒獸目鼴獸科一屬。為全世界第一件保存完整骨架的對齒獸類化石。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北票市上園鎮尖山溝。研究論文於1997年發表,屬名以化石捐贈者張和的姓名命名。此化石從吻部到臀部的長度為14釐米,估計生活時從頭到尾長度接近30釐米。張和獸上下牙各有3顆門齒、1顆犬齒、2顆前臼齒,但上臼齒為5顆,而下臼齒為6顆。牙齒特點是:主尖圓錐形,連脊缺失,下臼齒缺失唇側和舌側齒帶。另外,頰齒上有5個明顯的齒尖。因因此而得名五興張和獸(Z.quinquecuspidens)。牙齒結構特點顯示,張和獸生活時主要以昆蟲為食。動物的頭後骨骼及耳區特征顯示,它處在從非獸類哺乳動物向獸類哺乳動物進化的過渡階段,四肢並不像常見的哺乳動物那樣直立於身體下方,而是有一定程度的向外伸展。化石產出的地層為義縣組第三段的湖相沉積中。這套地層的時代曾被認為是晚侏羅世或早白堊世或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采自張和獸化石層之下50厘米處的火山灰樣品的同位素年代測定的結果均在1.25億年左右,顯示其時代應為早白堊世。

張和獸生態復原圖